一个新的CIITA-Ⅳ变异体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抑制IL-4转录激活

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ch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意外地发现一个新的Ⅳ型CⅡTA基因变异体,具有阻抑IL-4基因转录激活的能力,其机制涉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调控。   本论文从人单核细胞细胞株THP1中克隆到全长Ⅳ型CⅡTA,酶切鉴定其正确后进行测序,对比发现其序列与GenBank已经报导的Ⅳ型CⅡTA的序列在287位插入一个TAG,另外有6处出现单个碱基的变化,可引起相应位置氨基酸的改变。尽管存在这些变异,当将此新的Ⅳ型CⅡTA的表达载体pcDNA3.1-Thp1-CⅡTA-Ⅳ转染原本不表达HLA-DR分子的Hel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可见细胞表达HLA-DR,从而在功能上证实新克隆的Ⅳ型CⅡTA具有Ⅱ类反式激活因子的活性。   本文在以上实验条件中加入去乙酰化酶的抑制剂TSA,发现被抑制的IL-4mRNA又恢复表达,初步提示新克隆的Ⅳ型CⅡTA基因可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机制抑制IL-4转录激活。ChIP实验结果还发现导入Thp1-CⅡTA-Ⅳ基因后,Stat6和NF-AT不再与IL-4启动子结合。但CBP/p300的表达并没有明显改变。   本文揭示了新基因变异体Thp1-CⅡTA-Ⅳ可使Th2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表达下降,并阻断Stat6和NF-AT与IL-4启动子的结合,导致IL-4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IL-4基因转录激活原理。   
其他文献
本研究收集上海瑞金医院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52例,用多种引物RAPD方法进行研究;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4年5月至2004年I2月临
滥用药物(drugsofabuse)是指连续使用后产生依赖性,并具有滥用倾向的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药物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
目的:观察p53基因修饰、制备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在体内外的特异性杀瘤效应,探讨通过基因修饰肿瘤抗原来提高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可能。方法:1、野生型p53质粒转染黑色素瘤B
学位
笔者通过实践与学习,在此简述下目前国内CNG储气方式及有关地下储气井的一些建造经验,提出了储气井建造中应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前言 人类妊娠过程中,胚胎植入蜕膜化的子宫黏膜壁并形成胎盘。来自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侵袭入子宫粘膜,并打通子宫动脉从而保障胎儿发育中丰富的血运。植入期的子宫内膜呈现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黑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黑豆低、中、高不同剂量(10mg/d、50mg/d、100mg/d)
  本研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和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