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日益深入,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踊跃参加到健身、保健、休闲娱乐的行列中,社会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这也必然使社会对相关体育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为社会中群众健身服务的体育人才主要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根据社会需求的情况来看此专业的毕业生应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却出现在了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名单中。据了解河北省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面对如此大的社会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如此严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何改变这种供需矛盾的现状,如何改变毕业生的就业局面成为高校以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影响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设置,因为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优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当前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为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参考。为促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就业贡献一点力量。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河北省各高校在《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制定了各具特点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能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但仍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2.河北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虽然文字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与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特点相符合,但存在培养目标的范围广,不够明确等问题。3.河北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都按照要求开设了通识类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程按教育部要求设置基本相同,部分学校存在提供给学生的选修课种类过少,选修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4.河北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虽然各具特点但专业必修技术课程中大部分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重合,导致专业技术特色不够突出。5.河北省高校均设置了专业选修课程,其中限制性选修课(方向课)是最能突出本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但主要被设置在了第五学期以后,对于学生把方向课学好,学精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6.河北省高校均比较重视综合实践课程,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学时及学分,但实践课的主要部分是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出现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理论、技术知识重要性,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在校学习时间却所剩不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