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测量表,比较针刺井穴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异,观察针刺井穴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可能的机理,寻找提高中风偏瘫疗效的方法。方法:符合标准入选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病房,将入选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井穴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主穴选取四肢井穴,余取穴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头体针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基础病,如降压、降糖等的处理。所有患者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所有结果均用SPSS 1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治疗后,针刺井穴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肢体偏瘫功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评价: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肌力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之,两种方法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肌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P<0.05),且针刺井穴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井穴虽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传统针刺疗法无明显优势,但在总有效率和改善手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对增进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