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本文绪论首先综述已有研究成果并就研究内容和方法作简要介绍。第一章,辨析元结和儒家思想的具体联系,认为他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孝与礼两方面。第二章,以老庄为中心探讨元结与道家思想传统的关联,首先论证了元结接受道家思想的可能性,然后分别分析元结与老庄在思想上的关联性,与老子的关联表现在“反者道之动”、异类思维、纯朴社会的理想和愚者观念;与庄子的关联更为密切,表现在逍遥与自由、复归自然、朴素美的审美观以及全生思想等方面;最后特别提出他与新道家即玄学代表作《庄子注》在性分思想上的一致性,并推论元结重提性分的目的是想借此重建唐帝国的秩序,使社会恢复稳定。第三章,关注元结与文学传统的关系,分别从《诗经》《楚辞》以及陶渊明的文学传统来分析,认为元结继承了《诗经》的风雅精神,四言诗的创作也受《诗经》影响;《楚辞》传统的影响则表现在楚辞体作品的写作上;陶渊明所开创的文学传统影响元结表现在迥异时流、书写回归、酒醉人间、真率自然四个方面,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元结对于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第四章,分山水诗和山水文两部分讨论元结的山水文学,揭示出其山水诗承袭自谢灵运的“三分结构”,又通过对元结诗中感觉“寒”和动作“望”的分析,展现了其阔大、清冷的诗歌境界,而这正是他不同于六朝山水诗模山范水之处;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元结山水文的风格,认为是简润有之,弘深不足,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相比较,可看出他们是“貌合神离”,原因是元与柳分别延续了两条山水文学的情感形态,即庄子的喜山乐水和屈原的寄悲愤于山水,由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差异,元结文的价值就在于他与众不同之处。第五章,以三组文章为中心,这三组文章代表了不同时期元结的政治思想状况,从文体学上考察,也都各具特色,《皇谟》三篇文辞简练,切中肯綮,要而不繁,在看似规整的行文中,潜藏着一股气势,致使文章刚健有力;《时议》三篇首尾完整、条理清晰,善于通过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气势;谢表两篇突破了谢表仅用于谢恩的功能,敢于打破原有的规范,加入新的内容,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推动了表文文体的革新。这些都显示出山水文之外的元结治世文章的创作风貌。元结身经安史之乱,长期在地方任职,其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对儒道思想的汲取,也主要是着眼于社会现实和自身处境,文学创作受此影响,艺术性不强,但他并非鄙薄文学,相反,他对文学传统有着广泛的继承和吸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