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复方电解质液和乳酸林格氏液对角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灌注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的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白内障超乳乳化术的,年龄在60-85岁(平均70.47±8.33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男33例33眼,女27例27眼。入院后依据入院顺序依次编号(1、2、3...60),根据单双号分为以乳酸林格氏液为前房灌注的对照组和以复方电解质液为前房灌注液的试验组。术前做详细的病史记录及术前检查,测量两组患者视力、眼压、眼前节,术中记录灌注液流量、灌注瓶高、超乳能量和超乳时间。术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摘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14天各随访点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等。结果:患者60例60眼顺利完成术后随访,试验组30例30眼,对照组30例30眼。两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第3天复方电解质液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于乳酸林格氏液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4)。术后第1天乳酸林格氏液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低于复方电解质液组,术后第14天乳酸林格氏液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复方电解质液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14)。复方电解质液组患者术后第1天视力优于乳酸林格氏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1.观察ECD指标发现,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密度改变晚于角膜内皮层细胞组织形态体积变化,内皮细胞形态观察更有观察和研究价值;2.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复方电解质灌注液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更有利于稳定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减轻角膜内皮细胞损伤;3.复方电解质灌注液在超乳术后早期提高患者视力上优于乳酸林格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