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引起死亡的最主要的心脏疾病。冠心病的首要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冠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都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普罗布考是一种抗氧化类降脂药物,其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并不清楚。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偃师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大于18周岁并在导管室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详细记录每位入组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血生化检查至少包括TG、TC、LDL-C、HDL-C、FBG、Hb A1c、CRP、IL-6、TNF-α,并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除常规必需治疗外,对照组调脂药物服用瑞舒伐他汀,试验组调脂药物服用瑞舒伐他汀和普罗布考,两组均进行为期10个月的治疗。在治疗期间由本院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10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TG、TC、LDL-C、HDL-C、FBG、Hb A1c、CRP、IL-6、TNF-α的同时复查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治疗10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统计学t检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1.治疗10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TG、TC、LDL-C、Hb A1c、CRP、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DL-C、FB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治疗10个月后TG、TC、LDL-C、Hb A1c、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10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1.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与单纯服用瑞舒伐他汀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和面积,减小CIMT厚度,并且可以降低血浆中血脂、血糖及炎症因子的水平。2.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是一项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效果较佳的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