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有了较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产性收入也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财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极度不均匀,并且城市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健全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等。本文研究的是货币政策对城市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影响。文章结合货币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选取1994年到2012年的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利率,信贷规模增长率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及VAR模型考察3个变量对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利率对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信贷规模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最后,本文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