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结构以其明显的优势在各类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多层钢框架结构房屋已成为建筑业重点推广的十大技术之一。地震区的多层钢框架结构需要具有较好的延性以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发生在美国北岭和日本阪神地震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梁柱节点脆性破坏,可见梁柱节点在多层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对多层钢框架改善结构延性、防止节点发生脆性破坏、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改善钢框架结构延性的做法之一是将塑性铰的位置外移,从而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本文根据钢框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按照有效控制梁上塑性铰位置的思路,提出在梁腹板上开孔削弱的节点形式,进行了反复荷载历程下的五个试件的破坏试验,探讨了梁柱节点区域内梁柱截面应力分布规律、节点滞回性能、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并利用ANSYS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腹板开孔的节点形式,可以使梁的塑性铰位置由梁根部向中部偏移,达到了有效控制塑性铰位置的目的;同时,采用这种节点构造可以改变节点附近的梁截面应力分布状态,降低了节点脆性破坏的可能性,使节点的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为梁的局部屈曲破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结构的延性。改善钢框架结构延性的另一种途径是半刚性节点的研究与利用,半刚性节点是通过角钢和连接件的变形吸收能量达到延性的目的。本文进行了四个半刚性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实测了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分析了节点约束关系和滞回性能。研究发现,连接角钢厚度和螺栓预拉力是保证半刚性节点刚度的重要因素,梁腹板开孔对半刚性节点滞回性能的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开孔的位置及大小有关。本文同时探讨了节点刚度及塑性铰位置对框架结构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梁上合理控制塑性铰位置,可以提高结构的延性,而承载力也降低不多,这对于结构提高抗震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对于半刚性节点的框架结构,由于节点的刚度降低导致结构变形增加,承载力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常常容易受制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的限制,单纯依靠传统上的政府直接投资远
在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创新性融合是大趋势,新型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在对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特征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APT模型将评价手段、教学方法、信息技
近年来社会化媒体发展迅速,互联网平台泛社交化特征明显,各种应用的深入也为意见领袖提供了影响扩散的平台。意见领袖凭借着自身的知名度、专业能力及乐于分享的性格等特征,
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L ISEM(L 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 5种土地利用格局下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从土壤侵蚀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知识产权正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在关税等贸易壁垒逐渐取消之后,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也必将越来越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对M2/GDP数值变化的
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发展潮流中,伊斯兰教在生活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步入了一个理性、稳定的发展时期。当前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一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固定资产已成为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否科学管理固定资产决定了高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近年来,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正处在从传统手工记账
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时间最长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推崇。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吸收和借鉴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成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蓬勃发展为实境学习提供助力,实境学习有益于自主学习及高阶思维的培养,是高校研究型课程在有效教学模式缺失的困境下可能的改革路径;而实境学习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