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它是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最显著的特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igen activator,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向远处器官转移。它的异常高表达影响着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侵袭与转移,它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1]。肿瘤的生长主要依靠血管供应营养和氧气。如果没有血管供应营养和氧气,肿瘤将不会长大,更不会发生远处浸润与转移。各种肿瘤细胞无限制、侵袭性生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新生血管的生成,它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侵袭及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就使得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趋恶性化。研究证明,卵巢癌具有多样血管生成的能力,所以,卵巢癌的血管生成日益受到人们关注。uPA的异常高表达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实验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并调查统计分析85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法与RT-PCR法,进一步探讨uPA在不同类型的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目的:1.探讨uPA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2.探讨卵巢上皮性癌中uPA蛋白的表达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了解患者的五年生存情况。3.探讨uPA在不同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在卵巢癌高、低转细胞与耐药、非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PA蛋白在164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明确uPA蛋白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调查患者的五年生存情况。3.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PA蛋白在卵巢癌高、低转细胞株与耐药、非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4.采用RT-PCR技术,检测uPA mRNA在卵巢癌高、低转细胞株与耐药、非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卵巢组织中,uP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最高。uPA主要在卵巢肿瘤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部分肿瘤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特别在肿瘤细胞与基质交界处uPA呈高表达。uPA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围绕癌巢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加。uPA的表达与MVD存在显著相关性。3. uPA蛋白在卵巢癌高转细胞株、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在卵巢癌低转细胞株、非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4. uPA mRNA在卵巢癌高转细胞株、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在卵巢癌低转细胞株、非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结论: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uPA呈异常高表达。uPA蛋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uPA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2. uP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促进了卵巢上皮性癌的血管生成。uPA与CD34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互相促进,互相协调。两者成为估计卵巢癌预后的重要指标。3.推测uPA可能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存在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3年以来,三地协同共赢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以及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在社会建设中的不断推进,引水工程的信息化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有效的改善了河道防洪排涝的性能。本文以某引水工程为例,讲述了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思
目的了解轻链蛋白沉积造成肾损害的特点,提高对其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多发性骨髓瘤(MM)和浆细胞肾损害(共9例),以及肾淀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农村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障碍,使教学更加生动,让师
在乳酸乳球菌生长过程中外源添加浓度为10mmol/L的亮氨酸,可有效提高乳酸乳球菌在酸胁迫环境下的酸耐受性。在酸性环境中(pH5.0),添加亮氨酸的菌株的生物量为对照菌株的1.24
目的了解MSM艾滋病病人抗病毒疗效,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南平市2008—2015年MSM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数据,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共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路带动经济发展的这一理念,任何地区实行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公路的建设水平。随着我国新农村改革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加强农村与外界的贸易联系、经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大直径超长桩基混凝土缺陷处理技术及施工工艺,对钻孔灌注桩超深度混凝土缺陷处理提出新的见解,供相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