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执掌中国政权是二十世纪以来影响中国历史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作为一个执掌中国政权50余年并欲长期执政的政党,其执政合法性对于中共及中国均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它关乎中共能否实现长期执政,关乎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综合国力的提高、大众生活的改善。本文旨在历时地实证考察中共执政各个时期的执政合法性状况,具体研究影响合法性水平的各种因素,探寻可欲的和可能的合法性塑造途径,从而从执政党合法性方面探寻实现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可能路径。 本文主要从执政绩效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着手梳理中共的执政合法性诉求。力求简洁清晰的描述中共合法性诉求的有关历史事实,运用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及政治心理学的原理、概念框架作为分析工具,实证地分析与描述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历史演化。 合法性是政治权力被被统治者认为是正当的或自愿承认的特性,它将政治权力的行使变成了合法的权威。合法性主要通过执政绩效和意识形态获取。 中国大众自古就习惯于接受“打天下,坐天下”的政治合法性逻辑,1949年武装斗争的胜利就成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最初的最根本的基础,更加上中共统一大陆后提供的安全、秩序、相对公平、经济增长为中共创造了巨大的合法性资源。1949-1957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很快恢复和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但1957-1976年间中共追求经济绩效的努力屡遭挫折,致使经济增长引致的合法性严重减损。意识形态的建构在1978年以前在中共执政合法性诉求中一直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1957年后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为追求具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理想,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严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直接导致大众对于极“左”意积形态的反感、抵触甚至否定,致使中共执政合法性大量消解。 1978年后,经济增长成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主要依据,且做得相当成功,基本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大大巩固了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意识形态建构则被淡化,但仍作为“第二保险”发挥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社会处于一种变化更为深刻的急剧转型过程之中,由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制约,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越来越难以保持,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新生社会阶层成长壮大且要求被纳入现政权体制之内,腐败现象屡禁不绝,这些均构成了对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挑战。面对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等诸多因素制约所造成的合法性流失,中共积极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这包括依法治国的理念与实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更新过时的意识形态和加大反腐力度以重塑廉政形象等。 中共执掌中国政权50余年来其执政合法性处于不断演化之中。1978年前,中共执政合法性的主要依据偏重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虽然经济增长等其他方面的政绩也在一直被时强时弱地追求着。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一直作为执政合法性的主要依据,这一点还将持续下去。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继续和世界同质化水平的提高,中共不能过分依赖经济增长作为合法性诉求的手段,而必须不断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以巩固其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