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发展提高的基础。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体育竞赛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学条件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和沿海城市的学校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悄然的变化,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本文对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贫困地区目前学校体育设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学校体育与新课程改革能够更好的开展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平顶山市鲁山县25所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鲁山县所有调查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总体水平与《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和《中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要求有差距,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场地数量短缺,场地的结构不尽合理,体育器材匮乏,数量明显不足。在场地器材的配备和经费投入上出现县城类学校好于乡村类中学这种配置不均衡的情况。鲁山县中学都配备了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人员,但是在对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基本上是形同虚设。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单独的体育器材室,都是利用体育组办公室来充当。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已经对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学体育场地与器材的高度重视,执行国家规定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给学校政策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各类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经费平均发展达到均衡;鼓励培养体育教师的创造性能力,对场地器材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积极开发学校周边可利用的体育资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