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后,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极有可能沦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通过司法程序追究犯罪以抚平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创伤,一直是刑事法制建设和刑事法律研究的重心。随着被害人学的建立,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保障逐渐提升、强化,刑事法制和刑事政策中被告人权利与被害人权利、国家整体利益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的平衡保护渐成潮流。被害人的法律救济不仅是被害人个人的事情,亦应是刑事司法程序关注的重点。其中,赋予被害人法律援助权就是推动被害人状况改善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法律援助对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被告人身上,却忽视了同样急需法律援助的被害人。为此,加强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研究对于我国的法律创制和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历史分析、价值判断、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概念和正当性依据进行了梳理,从立法完善、物质保障、服务标准三个方面对保障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实现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