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后,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极有可能沦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通过司法程序追究犯罪以抚平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创伤,一直是刑事法制建设和刑事法律研究的重心。随着被害人学的建立,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保障逐渐提升、强化,刑事法制和刑事政策中被告人权利与被害人权利、国家整体利益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的平衡保护渐成潮流。被害人的法律救济不仅是被害人个人的事情,亦应是刑事司法程序关注的重点。其中,赋予被害人法律援助权就是推动被害人状况改善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法律援助对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被告人身上,却忽视了同样急需法律援助的被害人。为此,加强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研究对于我国的法律创制和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历史分析、价值判断、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概念和正当性依据进行了梳理,从立法完善、物质保障、服务标准三个方面对保障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对刑事再审理由如何规定,直接关系到刑事再审程序能否启动,既涉及诉讼公正问题,又关乎法的安定性等问题。设置刑事再审启动理由就是对刑事诉讼领域诸多价值追求进行巧妙的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起点,不仅照亮了历史的过去,也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结
侵害人身的行为在中国古代一律作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处理,即使以现代法律观点看来不是犯罪的侵权行为,也要科以刑罚,并不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被称为铁骑王朝的元代,在忽必烈
养老机构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逐渐承担起“支撑”的重任,成为“替天下儿女尽孝”的重要方式,人们期盼被送进养老机构的老人能够在衣食起居和精神上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关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评价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内容,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性实践环节,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评价观念、体系和
学位
民事诉讼法学以解决民事诉讼领域存在的理论、制度和实务问题为己任,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法学研究》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