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工程》是新课程高中生物选修3模块中内容最新的专题之一,课程开设中存疑较多。本文调查了十余所高中在《生态工程》专题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教与学的困惑和问题,同时将《生态工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和建议。研究结论:(1)教材里的内容虽然难度适中但是由于比较新颖,而且专业性较强,所以导致没有学习过《生态工程学》的教师在授课时明显感到吃力。但是出题相对简单,相比教材中内容的难度是“高起点,低落点”。(2)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知识方面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标准要求,但是在能力方面得到的训练较少,而且能力的提升不容易评价,所以学生似乎普遍在能力方面的水平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一些距离。(3)教师认为《生态工程》的题型太过专一,而且考查方法不够理想。(4)教师对此专题的教学中并不涉及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都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5)调查了学生在学习《生态工程》时遇到的困惑:知识点较抽象难以理解;有些原理比较相似;案例较多难于记忆;内容不清楚,不好记忆;没有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易理解。建议与对策:教师应该(1)继续夯实《生态工程学》的基础知识;(2)注意生态工程的起源的讲解及新旧生态学知识的融合;(3)动员同学搜集资料,运用所学的生态工程原理,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研究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方向和途径。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并关注当地的生态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