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东北某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日清运量是3500吨,随着某垃圾填埋场的关闭,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从85%下降到45%左右,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处消纳。随该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改扩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的进行,该市的垃圾有望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处理,而垃圾分类收集不仅能够保证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也保证了其合理的资源化。对于垃圾围城的某市来说,垃圾分类收集既是长久之计,也是势在必行。本论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处理方式以及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总结,对该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模式。首先,通过对该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以及收运处理处置体系的研究,看到该市回收体系不健全,垃圾的处理处置能力呈现严重不足状态。其次,对混合收集的垃圾处理过程(填埋、焚烧为主)进行分析。填埋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在40%左右,氧气含量偏大,再利用价值比较小;渗滤液的COD高达45000mg/L,各种污染物含量也很高,而且其生化处理方式效果不好,膜处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很难达标排放。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垃圾成分复杂,焚烧炉运行不稳定,焚烧未能充分进行,导致烟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由于污染控制力度不够,成本过高,排放浓度也未能达标。同时,提出该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政企不分、垃圾资源化的法律及标准不健全、形不成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局面。再次,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各种组分和物化性质的分析,提出未来五年内垃圾分类回收的目标:有效分类收集率达到70%,并提出分类收集后的处理模式。23%左右的可回收垃圾被回收利用;38%左右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最后需要焚烧处理的是部分混合收集的垃圾和回收利用过程中不能被利用的物质,占18%左右;约27%未能被利用的其他垃圾最终被填埋处置。然后,通过对厌氧发酵、焚烧、填埋三种处理方式的探讨研究,从技术和环境效益上考察了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的利弊。最后,通过垃圾处理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出“分类收集+综合处理”是最恰当、最经济、最环保的垃圾回收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