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党的政策引导下,我国的“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并伴随着新现象、新问题的出现。在此过程中,距离大城市远近的农户生计和土地利用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三农”问题进行全新部署。因而,研究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和土地利用,对于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村发展政策,实现不同地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和土地利用,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户层面及区域理念入手,建立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的分析框架,并从不同城郊带及不同类型农户两个角度,运用社会统计方法、计量模型来研究农户生计多样化和土地利用的区域特点、影响因素(驱动力)及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城郊带农户的生计多样化和土地利用呈现区域特点。①不同城郊带农户的农业生计多样化指数、非农生计多样指数、生计活动选择、生计多样化指数及生计策略选择存在差异,其中,近郊农户的生计策略较多样,各城郊带的兼业型生计策略占比最高,且多为非农为主型兼业户所选择;②距离城区建成区近的农户收入多样化指数较高;相对远郊,城市郊区和近郊的生计稳定性要好些;③整体来说,近郊和远郊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农地的利用强度低,大规模经营的农地的利用强度高,城市郊区的农地利用强度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农户非农程度的加深,农地利用强度有降低的趋势;④随着农户非农程度的加深,农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增加的特点。(2)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影响分析结果。①农户生计活动选择和生计策略选择受农户内生禀赋及地理资源环境的显著影响,即不仅受生计资本和村庄水平的显著影响,还受农户所处城郊带的显著影响;②不同城郊带农户的内生资源禀赋、所处村庄水平情况会直接或间接通过生计活动的选择及多样化的生计来影响土地利用情况;③距离城区建成区近的农户倾向于选择农业与非农兼顾生计策略,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和增加农地利用强度的可能性高,同时,也较倾向于从事非农生计活动;④距离城区建成区远的农户倾向于外去打工,家庭生计往往呈现单一性或以非农为主的生计形式,由此,农地利用集约度较低,作物种植单一,农地流转率也较低。因此,各地区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政策,将有助于农户形成最优的生计策略和合理的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