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节能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天津港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减排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条件要求的提高,供热和制冷能耗在社会能源使用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供热和制冷能耗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1]。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少量高品位能源(电能)的输入实现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是一种利于节能减排的供热/制冷新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供热/制冷项目中得到很多应用[2]。但是国内对地源热泵的节能效果、节能管理方法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系统、科学的节能绩效评价体系,使得地源热泵的进一步推广遇到了很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根据大量走访调研和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综合考虑地源热泵节能绩效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地源热泵节能绩效评价体系。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探索了地源热泵节能管理、节能监测的标准方法,为以后的地源热泵节能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最后,以天津港地源热泵项目为例,利用本评价体系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评价体系真实可行,所得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再结晶碳化硅(RSiC)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抗蠕变、耐腐蚀、导热等性能,且1400℃以上的强度比室温强度增加2030%,同时其体积电阻率在10-2102Ω·cm之间可调,是一种典型的功能结
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是一种可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能量,由机械能驱动的蒸发工艺。本文首先综述了MVR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特点。自行设
大气降水入渗到地下转化成土壤水,土壤水经由非饱和带(或渗流带)到达地下水面,补给地下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支撑着该地区工业、
光聚合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光聚合过程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体积收缩便是其中之一,继而造成的收缩应力及下降的附着力,使得这项快速而环保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