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制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测查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量化工具,并应用这一工具对该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文章在简要回顾了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有关理论争论的基础上,重点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当前的心理健康研究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进而在上述心理健康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严格按照问卷编制的程序形成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正式施测问卷。接下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随机取样,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测。最后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文章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由18个维度,77个项目构成。(2)总体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良好状态。(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问卷的多项因子上差异显著,具体为:在归属感、理解他人、情感体验、积极心境、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女性大学生优于男性大学生;但在习惯健康上,男性大学生却优于女性大学生。(4)宗教信仰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影响,甚至在归属感、挫折感、理解他人、社会意识、情感体验、积极理智、自我意识、理想与现实我、自我探求、自信敢为、身心因素、积极现我、积极心境等心理健康因子上,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要优于有信仰的大学生,并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5)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以外,在其他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均数比较的结果也发现,汉、蒙、藏、回、维、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有共同的因子,同时在因子总分以及诸多维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这与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的文化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着和发生了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融合有着重要的联系。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了世界同期的两倍。如何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城市信息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
掌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实质要求,明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对规范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学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政策理论,并结合实践,指导
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分工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直接理论前提进行了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由于建立初期改革的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我国的资本市场
本文综述了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与嗜酸细胞、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及哮喘气道炎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它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意义。
本文采取音乐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和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对蒙古族民歌在无伴奏合唱作品当中的改编与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对合唱谱例的分析与比较,对近三十年来我区著名
信息检索能力是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本科生大量使用搜索引擎获得信息这一现实,根据四个不同样本,测量本科生信息检索能力,并检验《文献检索》课程效果。事实证
股指期货套利是现货价格与期货合约价格走势趋于一致并在到期日合而为一的重要因素,是股指期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一个基本条件。文章主要探讨了股指期货正向套利下的沪深300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在服务“三农”、开展农村科技推广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