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的经营弱点逐渐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作为提高家庭经营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形式被采用。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联合所有、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经济组织,研究其内部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大量的实践,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本文则选取西部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宝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为例,进一步阐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的理论。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的分析工具,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理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制度安排特征,然后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对宝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借鉴美日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的基础上,对宝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制度安排提出了建议。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导论”,着重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结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二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在农业合作社产权理论、国外农业合作社产权安排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类型和特征。第三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制度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及农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特征及类型。第四章“案例分析——以宝鸡市为例”,介绍了宝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况及产权安排、治理结构现状。第五章“国外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的借鉴”,着重分析了美日农业合作社的内部制度特征。第六章“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提出了目前宝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