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译本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翻译学研究领域都是规范性翻译研究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开始,描述性翻译规范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和视野,翻译学由此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作为翻译规范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色列著名学者吉迪恩·图里第一次系统地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研究翻译规范,在大量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他明确指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并区分了三种翻译规范:初级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其后,Chesterman和Hermans等人发展了规范理论,他们的研究都显示译者从作品的选择,到翻译前决定采取的宏观翻译策略,再到具体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技巧,无不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研究因此回顾了《德伯家的苔丝》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并以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了翻译背后的规范对翻译行为和作品的影响及多种体现,力图从描述性角度对关于该作品译本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结论,以更全面的审视其翻译现象。本研究通过对译本的对比分析,最终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过程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影响,译者在这两种拉力间寻求平衡来解决翻译问题,进而达到翻译目的。而不同的规范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支配着译者的各种选择,包括对源文本的选择,译本语言的选择,具体翻译技巧的选择等等,这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译本的风貌迥异。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论文基本框架;第二章回顾了对《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研究以及国内外规范理论的研究;在对翻译规范研究现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第三章具体地阐述了规范的定义、本质和主要理论家对规范的分类;第四章介绍了哈代的生平,《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以及三个译者的生平;第五章以三个版本的《德伯家的苔丝》为个案研究,分别从初始规范、预备规范、操作规范的角度出发,探讨决定三个译者的译本选择以及最终译本面貌的各种因索。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评价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证及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哮喘患者症状改善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在中国压缩城市化的环境下,空间再开发成为了中国城市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城市现代化、融入全球化与推进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基本而关键的方式。在中国转型发展的总体背景下,
中国和日本外国留学生教育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近年来在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日本在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层面,有过
国际贸易及分工的全球化使得各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的发展和联系更为紧密,也使得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生
今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国内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7年12月,《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专门针对电子证据进行修改,引入
报纸
本文拟在国家—社会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从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建构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建设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梳理,结合基层民主发展中遇到的现实
唐前期都市主要是政治性、军事性专制城市,功能较为单一,所以王维诗歌对都市的投入源于政治热望,体现于朝会应制诗和游侠边塞诗,充满了对大唐帝国的热烈礼赞,显现出豪迈明朗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
<正>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传世词作仅有5首,其中《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解读这首词,通常认为上阕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兴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它将音乐、舞蹈、服装和形体美等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锻炼健身价值和极强的娱乐交际功能,因而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