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FRED算法的研究及其改进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ld2006_ld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ternet主要互连协议的TCP/IP的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1)机制对控制拥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拥塞控制是确保Internet的QOS的关键因素,也是各种管理控制机制和应用(如多媒体通信中QoS控制与区分服务)的基础,因此成为当前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网络产生拥塞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端系统)给网络提供的负载大于网络资源容量和处理能力,表现为数据包时延增加、丢弃概率增大、上层应用系统性能下降等.目前的拥塞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CP拥塞控制和IP拥塞控制两个方向.本文的工作主要就是集中在IP层的拥塞控制方向.我们根据组成数据流的包到达特性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即根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不同而认为流的类型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快速流,慢速流,突发流(流速不稳定)等.不同性质的流在共同竞争网络资源的时候会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和比较了目前主要的IP层排队调度算法RED(Random Early Detect),FRED(Flow RED),并针对这些算法不能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流会相互影响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排队调度算法:28FRED.28FRED既有FRED的不允许某(几)个流独占路由器排队Buffer的优点,又解决了RED、FRED不能解决的不同流类型的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能的缺点.并且,在Linux2.4.20下实现28FRED模块,使其可以进行TC(traffic controD)配置,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对不同的流区别对待,降低不同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对28FRED的应用前景和还可改进的地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实验对RED、FRED、28FRED进行性能对比.
其他文献
绚丽多彩的极光,常发生在南北极区,形状多种多样,神秘、美丽。千百年来,极光现象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追寻。已有研究者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联合观测,引用多种数据如雷达、
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给出了OFDM的系统组成及其系统模型,并对实现OFDM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接着详细介绍了IEEE 802.11a协议标准,对其物理
本学位论文重点研究电信交换系统的EMC性能,通过实际工程中EMC的优化设计,提高了产品整体的电磁兼容性能,使本课题研制的电信产品成为国际名牌产品。 论文提出的优化设计宗旨
本文通过对随机多址接入技术、GSM和CDMA系统无线通信技术、LAS-CDMA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仿真实验,得出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研究随机多址接入技术,主要是研
为了适应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国际电联(ITU)提出了把IMT2000标准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目标。IMT2000标准化建议中最有影响和应用前景的就是基于扩频通信技术的W-CDMA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第三代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的开发应用和蓝牙(Bluetooth)产品的研发涌现,越来越多的通信产品,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蓝牙产品,向高集成
无线技术近几年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通过无线技术的使用,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大大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本文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伸缩性的无线客户关
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是一种具有很高带宽比的无载波无线通信技术。与传统无线通信不同,它利用脉宽为纳秒级的时域窄脉冲作为信息载体,因而具有频谱超宽的特点。该技术
随着现代战争中各种新型武器的应用和发展,主要受地球曲率限制的常规雷达已无法适应对远距离、超低空等目标的探测需求,因此各种体制的超视距雷达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重要
本文首先详细研究了JPEG2000编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实现,并对熵编码部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然后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和提升方案,并总结了如何对传统的小波变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