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菌潜在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国各地番茄种植园区采集土壤样本152份,采用稀释分离法共分离单菌落菌株174株,其中细菌88株,真菌86株,用于番茄灰霉菌生防菌的筛选。通过番茄灰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得到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共31株,其中细菌22株,真菌9株。选用平板对峙筛选试验中抑菌率50%以上的17株拮抗细菌菌株作离体叶抑菌试验,发现细菌菌株HX21、QX41和QX42能持久而有效的抑制灰霉的生长,进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试验表明,菌株HX21和QX41的无菌发酵原液均表现出对番茄灰霉病较好的防治效果,效果均好于杀菌剂百菌清500倍稀释液,而菌株QX42作用稍差。相比之下,菌株QX42防效稍差。经过分析,HX21发酵原液的防治效果与它的10倍稀释也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它很有可能会被进一步开发出一种有效的生防制剂。 对新筛选的灰葡萄孢生防细菌HX21、QX41和QX42的营养要求及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使之达到最好的抑制效果。通过菌体产生量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X21、QX41和QX42最适培养基成分分别是:2.0%葡萄糖,1.0%酵母膏,0.5%NaCl,pH7.3;2.0%葡萄糖,1.0%胰蛋白胨,0.5%酵母浸膏,1.0%NaCl,pH7.4;1.0%胰蛋白胨,0.5%酵母浸膏,1.0%NaCl,pH7.4。试验表明,最利于细菌产生菌体的培养成分并不一定产生最好的抑菌活性,同时,在利用拮抗细菌的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这就需要细菌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成分要保证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达到最好,细菌HX21、QX41和QX42抗菌活性最好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分别是:1.0%蛋白胨,2.0%麦芽糖,0.5%NaCl,pH8.0、接种量为种子液的30%、28℃温度下振荡培养88h;1.0%牛肉膏,2.0%麦芽糖,1.0%NaCl,pH8.5、接种量为种子液的20%、28℃温度下振荡培养72h;1.0%牛肉膏,2.0%葡萄糖,1.0%NaCl,pH8.0、接种量为种子液的30%、26℃温度下振荡培养80h。 对所筛选到的三个菌株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其中细菌HX21和QX41经细菌形态、培养性状观察以及多项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p.)。同时,通过防效广谱性试验,生防细菌对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kinian),小麦赤霉病(Fusariumgraminearum.),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turcic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辣椒疫霉病(Phytophthoracapsici)对峙培养试验表明,三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立枯丝核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有明显的抑菌带出现,从而表明HX21、QX41和QX42的菌体具有较广的抑菌谱,能抑制多种病原菌,尤其是能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用菌丝生长法对HX21、QX41和QX42无菌发酵液有效物质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配制饱和度分别为30%、40%、50%、60%、70%、80%、90%的硫酸铵,结果表明,80%的硫酸铵沉淀细菌发酵液制备的蛋白粗提液具有最大的抑菌活性,而且初步定性这种抑菌物质很可能为多肽类物质。
其他文献
麦蚜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属昆虫纲半翅目科,我国主要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和麦无网蚜4种。麦蚜为害时不但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传播麦类病毒,严重影响小麦的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编码Bt杀虫蛋白的基因也作为最主要的杀虫基因转入
  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实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实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