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潜在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实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实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4、C26、C27与真菌菌种P17-1对小麦白粉菌抑制能力较强,防治效果分别达74.96%、70.1%、67.33%和64.71%。并对不同处理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菌株PE4、C26、GE11千粒重分别为43.57g、42.21g、41.57g,与对照千粒重29.22g差异极显著。   对所筛选的四株生防菌进行鉴定,其中两株生防细菌C27、PE4经细菌形态、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一株生防真菌鉴定为子囊菌亚门,裸胞壳属,刺孢裸孢壳。对三株生防细菌进行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三株生防细菌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生长时间为24~84h,最适生长温度为27~30℃,最适培养液pH为7。   四株生防菌对小麦根腐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立枯丝核菌,甜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27、PE4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的对峙培养均有抑菌带,表明菌株C27、PE4对这四株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菌株C26对五株病原真菌的对峙培养均没有抑菌带,真菌菌株P17-1对小麦根腐病菌有抑菌带,生防真菌在对峙培养中生长速度缓慢,生长速度远远小于病原真菌的生长,说明其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非营养竞争。四株生防菌对立枯丝核菌都没有抑制作用。   采用PDA平板培养基中加三唑酮与不加三唑酮培养生防真菌,来测定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生防真菌P17-1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对菌株P17-1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采用加入三唑酮发酵液培养生防细菌,结果说明三唑酮对三株生防细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麦蚜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属昆虫纲半翅目科,我国主要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和麦无网蚜4种。麦蚜为害时不但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传播麦类病毒,严重影响小麦的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编码Bt杀虫蛋白的基因也作为最主要的杀虫基因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