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及路网规模对出行者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道路网络急剧扩大。与此同时,出行者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考量,在出行过程中会选择在不同的路径之间进行转换。实际生活中,对于出行者而言,在路网规模不同、出行时间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路径选择是一种日常决策。因此,研究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及路网规模对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实验室实验和统计方法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分别为:(1)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对出行者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假设检验,分析发现路径出行时间的不确定性对出行人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路径出行时间有显著影响。对出行者而言,对出行信息的掌握程度并非越高越好,不完全出行信息反而比完全出行信息更有利于整个交通路网的高效运行。其次,对个体路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一定的路径偏好会导致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处于极端分布的情况。运用正态性检验的方法,考虑三种信息偏好类型的出行者,分析发现随着出行过程中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增大,出行者对上次出行感知时间的信息偏好程度有所降低,出行者信息偏好的波动特性逐渐减弱。(2)路网规模对出行者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探究路网规模的变化对路网均衡状态的影响,发现随着路网规模的增大,路网达到用户均衡的次数越来越少。对比分析各路网的用户均衡状态(User Equilibrium,UE)和系统最优状态(System Optimum,SO)与各路径流量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各路径流量的平均值都很接近于它们的UE值,而与SO值相差较大。其次,从逐日路网流量演化和个体的选择可变性两个方面分析不同路网规模下的路径转换活动,发现逐日路径选择转换人数和个体路径选择转换数量与路网规模均呈正线性相关。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拟合,发现个体路径选择转换频率与平均经验出行时间显著相关。由此可知:单方面扩大路网规模并不总能促进路网交通流演化到用户均衡状态,且个体路径的选择转换数量与出行时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最终,以上所得研究结果可在策略层和操作层,对实际交通路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纱线强伸度仪等对物理法、化学法再生涤纶低弹丝(DTY)及原生涤纶DTY的结构与性能进
瓦楞纸箱作为一种重要的纸包装容器,具有质量轻、抗压、耐戳穿、缓冲、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装潢印刷适性,在包装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印刷机的不断
在我国PPP立法空白以及法律适用不明的现状下,当发生PPP争议时可能会出现无法直接适用现有PPP政策法规的困境,从全国范围来讲,此类案件的审理仍然存在无法可依、争议解决机制
真随机数发生器为各种芯片的加密操作提供所需的不可预测数据,随机数的随机性直接影响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抗攻击性。因此,随机数发生器的稳定性、鲁棒性和随机性就十分重要
近年来,在实际需求的推动下,特别是工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和力学家开始关注非光滑动力学机械系统,并非常重视非光滑动力学机械系统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到目前,
为解决移动通信网络盲区长距离输油管道盗漏预警的问题,利用北斗FB3511模块的短报文卫星通信功能,设计了集单片机、DSP、北斗模块于一体的低功耗长距离输油管道预警系统。根
素有过程哲学之父之称的怀特海先生注重教育的节奏,秉持教育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规律,并明确教育目的是培养智慧、创造、自由的个体,教育的主题是丰富的生活。当前幼小衔
在思想文化启蒙的大背景下,中国新文学自诞生起就肩负着沉重的社会使命,文学创作的主题总是与时代的主潮紧密相连。然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沦陷区上海,当同时期的作家都因不宜言说的大环境选择淡出文坛或者退居后方的时候,苏青却淡化时代背景,远离政治,故意迎合市民口味,以关注个体日常生活和生存体验的世俗化创作赢得了广大市民读者的支持,成为了与张爱玲齐名的当红女作家。本文以苏青的创作文本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不再局
<正>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同志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在全国消防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掀起了学习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精心组织集中学习为
词汇的掌握是个体语言发展的基础,不少研究证实图画书阅读有利于幼儿习得词汇,但对幼儿词汇习得的具体表现研究较少。研究者们利用眼动技术记录幼儿在文字或图画上的注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