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道路网络急剧扩大。与此同时,出行者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考量,在出行过程中会选择在不同的路径之间进行转换。实际生活中,对于出行者而言,在路网规模不同、出行时间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路径选择是一种日常决策。因此,研究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及路网规模对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实验室实验和统计方法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分别为:(1)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对出行者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假设检验,分析发现路径出行时间的不确定性对出行人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路径出行时间有显著影响。对出行者而言,对出行信息的掌握程度并非越高越好,不完全出行信息反而比完全出行信息更有利于整个交通路网的高效运行。其次,对个体路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一定的路径偏好会导致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处于极端分布的情况。运用正态性检验的方法,考虑三种信息偏好类型的出行者,分析发现随着出行过程中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增大,出行者对上次出行感知时间的信息偏好程度有所降低,出行者信息偏好的波动特性逐渐减弱。(2)路网规模对出行者逐日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探究路网规模的变化对路网均衡状态的影响,发现随着路网规模的增大,路网达到用户均衡的次数越来越少。对比分析各路网的用户均衡状态(User Equilibrium,UE)和系统最优状态(System Optimum,SO)与各路径流量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各路径流量的平均值都很接近于它们的UE值,而与SO值相差较大。其次,从逐日路网流量演化和个体的选择可变性两个方面分析不同路网规模下的路径转换活动,发现逐日路径选择转换人数和个体路径选择转换数量与路网规模均呈正线性相关。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拟合,发现个体路径选择转换频率与平均经验出行时间显著相关。由此可知:单方面扩大路网规模并不总能促进路网交通流演化到用户均衡状态,且个体路径的选择转换数量与出行时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最终,以上所得研究结果可在策略层和操作层,对实际交通路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