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瑟氏泰勒虫病血液学指标及病理学的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蜱传播性血液原虫病。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国内对该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对该病病理组织学方面研究较少。本试验以自然感染瑟氏泰勒虫病牛为实验动物,采用血液涂片及PCR方法鉴定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对感染瑟氏泰勒虫病牛的血液学指标及病理组织学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瑟氏泰勒虫对牛机体的损害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牛瑟氏泰勒虫具有完整的膜结构,内部存在界限明显的不同电子密度区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感染瑟氏泰勒虫病牛出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极显著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显著升高,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极显著升高,表现出典型的贫血和黄疸症状。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各组织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广泛出血等症状,实质器官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形成了炎性细胞增生性的细胞性结节。组织内蓄积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胆色素。在淋巴结、肝脏、肠、肾脏、心肌中发现了巨细胞内有裂殖体的存在,在脾脏和肺脏中没有发现巨细胞的存在。通过血液指标测定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了牛瑟氏泰勒虫引起溶血性贫血。本研究为揭示牛瑟氏泰勒虫病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为该病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C语言课程特点及当前的教学现状,结合案例教学本身的优势,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为其在C语言教学中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C语言 案例教学 探索  【基金项目】2013年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究”(编号2013B23)资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职《电子测量仪器》是一门知识面广,理论和实践并重,以掌握必备理论知识,训练仪器操作技能,培养仪器应用能力为宗旨的课程。本文将就仪器实训中操作能力弱化现象做必要探讨,期望大家高度重视仪器操作能力的训练,并进一步阐述训练学生仪器操作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实践。  【关键词】仪器实训 能力弱化 策略分析 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肾脏损害,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为特征的冠状病毒。鸭源性IBV ZZ2004是分离于以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长抑制为主要症状的鸭群,感染
本研究利用酶消化法结合柱层析法制备了绵羊红细胞表面活性蛋白CD58;用弗氏佐剂法和淋巴细胞吸附法免疫家兔;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最适工作浓度,检测抗血清,建立间接酶联
【摘要】专业硕士是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前主要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大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形式,其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的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在相关课程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院校的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
蜱,作为专性体表寄生虫,主要侵袭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以及两栖类等,其危害不仅在于摄食人和宿主动物的血液,还可通过吸血传播病毒、细菌和原虫等病原,引起人和动物的发病。
该研究首次以玉米赤霉醇(ZER)为印迹分子(模板),用甲基丙烯酸(MAA)和4-乙烯基吡啶(4-VP)作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作交联剂,由热引发,在甲醇、乙腈、氯仿及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7-01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开辟了与传统教育技术截然不同的新局面。网络技术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教育观念的深层次冲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重大。本文以我院为例,谈谈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的一点思考。  一、先明确一下网络教学资源建
白细胞介素18是白细胞介素1家庭的一位独特的家族成员。它与白细胞介素1在结构上很相似,都是需要caspase-1才能使之前体变成有活性的因子。IL-18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可以诱生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