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城市化对中国这个大农业国而言尤为重要。加速农村城市化是时代的要求,西部开发、拉动内需、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完成,乃至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求农村加快向城市转化的步伐,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也给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宝贵契机。农村城市化正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衡量标准也有着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从现有的理论研究看,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区位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反磁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来阐明城乡发展的互动关系。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也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小城镇理论、集聚扩散理论等。在实践中,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地域差异明显,以小城镇为主,发展模式多样。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镇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但现阶段农村城市化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村城市化整体水平滞后,进程缓慢,地域差异较大,城镇空间布局急需调整,小城镇的建设滞后问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机理加以分析。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农业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农村城市化的制约机制也包括三部分:农业是制约其发展的长期问题,体制和环境是其发展的外部制约,而农村工业问题是其发展的根本制约。由上可知,农村城市化的运行路径如下:生产力的提高和庞大的人口压力使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由分散走向集中,带动大批劳动力进入城镇,随着城镇规模 扩大.第三产业兴起,又会吸纳大批劳动力,耕地进一步集中.农柯生产 力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乡镇企业、小椰镇、农村三者协调纽一向颁市化迈 进的互动过程。 借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顺市化经验,招为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的 掀市化道路选择提供有茹帮助。发达国家通常采取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 进的s法.并使两者密切结台,相互促进,同时也很注重农业的健康发展。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则采取农业首先支持工业和诚市的建设, 而后工业与颁市又反过来带动扶持农业.为农村诚市化铺平道路。 无疑,正确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有矢政策安排是在 农村诚市化的科学规划毫础上,引导产业与就业结闷的确立及转变。农业 政策主要有加大农业科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 营,培胃完素的农村市场体系.加速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农村工业政策则 需注意推动乡镇企业产权改茧的深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乡镇企业 科技进步.完善宏观管理等方面。此外.还需选择好农村小诚镇发展政策, 如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域镇集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制度.建立农村小城镶 的社舍傈障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