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地进行地区城市化水平评价,要求对一个地区城市发展状况做出综合量化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云南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落后省份,人口众多,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成效,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其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尤其是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省内各个州市城市化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因此,把握客观规律,针对省情,分析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和各州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全面加快云南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简介,概述了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区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介绍了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对相关理论的回顾和概述使我们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加深,为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城市化是一个丰富、全面、多维和复杂的综合进程,不仅仅是非农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更是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不仅仅是城市自身在经济、社会、科技和环保等方面的发展演进过程,更是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周围扩散的过程。基于此,在综述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研究单元,以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为基础,选择了22项指标,构建起反映城市化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水平多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等级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基本结论:云南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巨大、城市化发展极不均衡。根据城市化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将云南省16个州市分为三大类,即昆明单独为第一类;曲靖、玉溪、丽江和红河为第二类;其余州市为第三类。基于以上分类,结合定性分析,本文接着对云南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原因从自然资源禀赋、人口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提出了云南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建议:继续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增强城市软实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自然人文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