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1型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i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排名第三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发病率在1/10000-1/20000之间,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常用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一种通过绘制亲本单体型间的交叉图谱进行全基因组的遗传性疾病分析的方法,可以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该单体型片段来确定是否患病。Bio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通过对超长片段DNA分子进行单链荧光标记、成像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大片段DNA的重排、倒位等基因组信息。目前Bio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检测的DNA片段长度可完全覆盖FSHD1致病片段,可以用来进行FSHD1基因检测。本研究拟通过同时进行Bionano技术和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对FSHD1型患者家系进行产前诊断,明确两种方法在FSHD1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并通过两种方法相互验证,检测两种方法在FSHD1产前诊断中的准确性。资料及方法1.本课题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2个已经临床和基因诊断确诊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家系,详细记录患者的基因诊断结果和家族史情况。2.应用Bio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对家系先证者进行分子诊断,确定为FSHD1型患者D4Z4序列的重复次数及等位基因4qA/4qB。3.应用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对有家族史的FSHD1家系进行产前诊断。4.应用Bio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对胎儿样本进行分子诊断,并与Karyomap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对比并进行随访。结果1.应用Bio 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对12个FSHD1家系先证者进行分子诊断验证,结果显示患者D4Z4序列重复次数在2~5之间,均为4qA等位基因。2.应用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对这12个家系共计进行14次产前诊断,结果显示共有7次检测结果胎儿为患者,7次检测结果胎儿为正常。3.应用Bio 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结果与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本研究应用Karyomap基因芯片技术结合Bionano单分子光学图谱技术为FSHD1患者家系进行产前诊断,这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相对于传统的Southern Blot检测来讲,大幅度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速度,并增加了检测的准确度,但由于检测样本较少,仍需大样本进一步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是反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结构工程、图像处理、地质勘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具有不适定性,很难稳定求解。
It?型微分方程被广泛用于描述存在结构突变和随机干扰的实际系统,这类系统被称为It?型Markov跳跃系统。由于这类系统可以很好地刻画实际系统存在的结构突变和外部干扰,因此在
目的:应用不同频率纯音与不同刺激模式对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AERP)测试,探讨大脑处理不同频率声音过程中ERP的波形、脑
研究目的:大量的研究已表明,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与子代精神异常、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类疾病有关,我们以往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PS会导致子代产生抑郁样行为,然而,
在离散周期线性系统的分析设计中,离散周期Lyapunov矩阵方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离散周期Lyapunov矩阵方程可以检验线性离散周期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离散周期L
资本配置是整个资源配置的核心,需要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共同完成。近十多年来,中国有大量国有和民营企业相继将集团化、多元化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方向。随着企业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儿茶酚胺类的神经递质,在学习记忆、运动控制、动机、认知控制和奖赏等高级脑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多巴胺受体(DA receptor,DR)具有
目的1通过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检测CIA小鼠膝关节滑膜液的炎症指标,小鼠膝关节滑膜1-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SphK1)、1-磷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U-Net的神经网络利用磁共振图像衍生出合成CT(Synthetic computed tomography,s CT)图像在腰椎管狭窄诊断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56
目的: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和总结于睿教授门诊病历,得出于睿教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西医诊疗稳定性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