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鉴国内外生命意义的研究成果,构建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概念结构,深入探寻其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量表及国内外文献对生命意义内涵的阐述编制了本土化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量表,验证该量表的信效度,并分析了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评价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水平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为探索可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水平、促进心理康复的意义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3位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得出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概念结构。在质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生命意义内涵的解读及现有量表形成生命意义量表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条目分析最终形成本土化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量表,验证其信效度。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137例乳腺癌患者的生命意义状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因素。结果(1)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概念结构中,核心变量为需求的满足,包括自我调适、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三方面的需求。(2)癌症患者生命意义量表由5个因子组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721%,分别为接受与适应、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人际关系、生活目标。因子载荷在0.455~0.884之间。该量表内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81,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78~0.853之间。(3)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总体得分为(91.26±15.25)分,接受与适应维度得分为(20.26±4.01)分,生活态度维度得分为(22.76±4.00)分,自主性维度得分(18.06±3.61)分,人际关系维度得分(18.96±3.33)分,生命目标维度得分(11.22±1.95)分,总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疾病分期等方面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病程及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症状造成的影响与生命意义呈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各维度与生命意义呈正相关(P<0.05);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命意义呈正相关(P<0.05)。(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缓解压力、症状严重程度、家庭外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共解释总变异的54%。结论(1)依据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概念结构编制的生命意义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为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水平测量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2)被调查的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缓解压力、症状严重程度、家庭外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水平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制定有效的意义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水平、促进心理康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