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自主临近作业机动飞行制导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临近作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用价值。自主制导是临近作业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自主临近作业活动中有关的制导模型、方法和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了小卫星自主临近作业活动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国外自主临近作业飞行动力学、导航与制导、控制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小卫星自主临近作业机动飞行制导的主要任务和特点。 2.分析了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推导了采用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运动描述模型;结合临近作业飞行任务,进行了典型临近作业飞行阶段的飞行边界条件界定;推导了基于线性化相对动力学模型的双脉冲控制模型。 3.研究了接近、撤退、伴飞、绕飞和停靠等多种临近机动飞行的制导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接近与撤离机动飞行制导中,研究了优化的多脉冲滑移制导,结合机动飞行任务对时间的要求,提出了快速、指数及慢速滑移轨道的概念,研究了三种轨道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算法,本方法可以实现接近机动飞行任务对减速的要求和撤离机动飞行任务对加速的要求。 4.针对临近作业机动变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飞行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安全轨迹制导策略。利用矢量能够同时表征状态量和控制量大小和方向的特点,将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参量表示成空间矢量的形式,并提出了安全域和安全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制导参量和制导原则。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脉冲控制模式,本文提出的安全轨迹制导策略能够实现小卫星临近作业的安全机动飞行。
其他文献
近年来,化石燃料消耗引起的资源短缺和包括微波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逐渐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超级电容器和微波吸收材料成为研究热点。Co3O4和PANI分别作为
运动目标检测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智能监控、工业设计和军事导航与预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随着实际应用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的实时性
倾转旋翼飞行器是未来非常有前途的一种新型飞行器,其飞行是否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飞控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更好的开发倾转旋翼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
快速成形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成果,与传统的机床加工技术不同,它采用逐层叠加的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制造成复杂的三维实体。而作为目前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熔融沉
本论文结合“轨道转移飞行器轨道优化设计与导引律研究”预研课题,跟踪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全球快速可达”的作战指标。对基于亚轨道弹出式的全球快速可达飞行器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