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建立乌鲁木齐地区9-16岁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量化计算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椎骨龄和腕骨骨龄的相关性并以此来验证颈椎骨龄计算方程的可靠性,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矫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乌鲁木齐地区280名9-16岁少年儿童(男性140名,女性140名)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颈椎骨龄测量方法并加以改进,对第三,第四颈椎椎体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段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颈椎骨龄计算方法。2.选择65名(男性36名,女性29名)9-16岁同期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和X线手腕掌指骨片的少年儿童,应用CHN腕骨骨龄计分法计算腕骨骨龄与回归方程得出的颈椎骨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第三,第四颈椎椎体各测量项目随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得出的颈椎骨龄计算方程分别为:(男性青少年)CVBA=-104.249+5.387AH3/AP3-139.604AH4/AP4+118.571PH4/AP4+135.594AH4/PH4(女性青少年)CVBA=-7.172-5.641AH3/AP3+13.005AH3/H3+26.165AH3/PH3-0.62PH4/AP4-9.995AH4/H42.男、女性青少年的腕骨骨龄与年龄、颈椎骨龄均显著相关,但男性青少年的腕骨骨龄与颈椎骨龄的相关关系(r=0.789, P<0.01)略强于腕骨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r=0.747, P<0.01)。女性青少年腕骨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r=0.836,P<0.01)与腕骨骨龄与颈椎骨龄的相关关系(r=0.838, P<0.01)接近。结论:1.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程计算出的颈椎骨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作为乌鲁木齐地区少年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为正畸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2.临床工作中可以应用颈椎骨龄替代腕骨骨龄量化计算患者的骨骼成熟度,而且颈椎骨龄量化计算方法更加便捷,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