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目前,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的主要手段是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测。前者为诊断膀胱肿瘤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性检查,且价格昂贵,令患者感到不适,后者虽为无创性检查,但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低[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诊断膀胱癌的新方法,其中BTA stat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膀胱肿瘤标志物之一。在本研究中,通过评估BTA stat和尿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比较二者在膀胱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膀胱肿瘤患者100例,其中14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取得病理结果,故排除在外。最终8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完成统计分析。膀胱肿瘤患者均在术前行1次尿BTA stat及3次尿细胞学检测,行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全膀胱切除术)后获取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来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而比较两者在诊断膀胱肿瘤方面的价值。结果: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尿路上皮癌观察组(病理诊断阳性),共计56例;另一组为对照组(病理诊断阴性),共计30例;测定尿BTAstat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71%,特异性:63%;尿细胞学检测(共进行三次检测,其中任意一次诊断阳性,则视为该项检查诊断膀胱癌阳性。检查结果如出现疑似阳性,则视为阴性诊断结果)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55%,特异性:90%。如果将3次尿细胞学检测中的每次结果都计算在内,那么测得尿细胞学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38%,特异性:93%;将膀胱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级和分期,尿BTA stat检查对膀胱肿瘤G1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64%,G2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72%,G3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85%。尿BTA stat检查对膀胱肿瘤Ta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62%,T1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77%,≥T2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86%。根据膀胱肿瘤浸润情况测定尿BTA stat检查对Tis-T1患者的敏感性为:58%,对T2-T4患者的敏感性为88%。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肿瘤G1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44%,G2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56%,G3分级患者的敏感性为:77%。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肿瘤Ta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45%,T1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62%,≥T2分期患者的敏感性为:71%。根据膀胱肿瘤浸润情况测定尿BTA stat检查对Tis-T1患者的敏感性为:42%,对T2-T4患者的敏感性为72%。结论:1、尿BTAstat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准确度中等,可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2、尿BTAstat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测,但特异性明显低于尿细胞学检测,故二者均不能取代对方,更不能单独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3、通过绘制ROC曲线可以看出尿BTAstat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测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联合应用尿BTAstat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测,与各单项检查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4、尿BTA stat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二者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均随着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但尿BTA stat检测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测。两项检查诊断浸润性(T2-T4)膀胱癌的敏感性高于浅表性(Tis-T1)膀胱癌,但尿BTA stat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测。5、由于尿BTAstat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测,故在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监测中尿BTAstat检测优于尿细胞学检测,可做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6、尿BTAstat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测均不能取代膀胱镜作为诊断膀胱肿瘤的金标准,可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7、尿BTAstat检测操作步骤较尿细胞学检测简便,仅需滴三滴患者晨尿样本到测试板加样孔中即可,5分钟后读取检测结果。且尿BTAstat仅需一次检测即可明确结果,而尿细胞学则需要做三次检测才能明确结果。8、BTA stat检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故其诊断符合率较低。任何一种可能损伤尿路上皮完整性而暴露膀胱基底膜的因素均可造成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