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声景恢复性效应研究 ——以中南大学新校区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的学习工作生活使校园师生身心消耗严重,需要借助外界条件实现恢复,而具有恢复性的“声景”能够缓解心理疲惫、促进生理健康,对高校声景恢复性效应的研究极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环境恢复性”的视角,以高校校园师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中南大学新校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实地调研以及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校园声景恢复性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高校校园声景优化策略,研究成果如下:(1)对中南大学新校区进行实地勘测,获取了中南大学新校区各区域声级值、规划布局等数据,明确了校内声源类型及声场特征,分析得到校园声景主要为自然声、人文声和机械声,校园空间声压级测量值集中在50-55dB(A)区间,整体而言,远离城市主干道教学行政空间及绿化休闲空间的声景优于其他区域,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Cadna/A模型参数设置,为后文优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持;(2)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了校内师生压力现状及恢复需求以及校园声景恢复效益现状,然后对中南大学新校区实景进行具体声音协调度、感知响度、好感度评价以及声景恢复性评价,还发现了声景恢复性评价与声景好感度以及主观感知响度显性相关;(3)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探究在不同声景类型及空间类型中获得的恢复规律,研究发现:首先,自然声相较同等条件消耗下的受试者而言,恢复效果最为显著,人文声对校园师生的恢复效果较为显著,而交通类的机械声对校园师生的恢复效果具有较明显的阻碍作用;其次,更自然的视听环境中对环境恢复性具有正效应,在人工的视听环境中对环境恢复性具有负效应;最后,在声景恢复性效应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视听参数与生理、心理指标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校园景观恢复性评价预测模型;(4)通过中南大学新校区声景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着机械声噪音问题严重、声屏障缺少以及缺乏声景的设计和利用等问题,基于恢复性效益、自然生态及视听协调的优化原则,依据重要视听要素提出声景“减源”、“隔离”、“远离”及“加强”优化策略,并通过Cadna/A软件模拟验证高校校园声景优化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亲子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更高质量亲子养育的需求,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教育意义。我国的亲子旅游市场目前还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旅行社主导作用不明显、市场定位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有效定位、针对性开发、升级营销模式、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等方式对其进行优化提升。
幼儿歌表演是集歌唱、表演、舞蹈、游戏等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审美素养、表现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歌表演指导方式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在凸显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幼儿的即兴创作及个性表现。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幼儿歌表演的意义,分析传统幼儿歌表演指导存在的问题,重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案例,从创设情境、巧用图谱、融入游戏、渗透音乐及舞蹈要素、打造表演舞台、注重总结交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其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徐州市矿山医院就诊的74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量表(HSS)评分、关节被遗忘评分系统(FJS)评分及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钢板联合内侧支撑空心螺钉固定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钢板联合内侧支撑空心螺钉固定20例(A组),经跗骨窦入路单纯微创钢板固定26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跟骨长度、跟骨宽度、
2019年底,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迅速蔓延全球。虽然个别国家防控措施较为得力,像中国迅速控制了国内的传播,但疫情病毒的走势依然不容小觑。越南也在应对疫情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然没有取得了足够的成果。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新冠肺炎已成为是一门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课程,并提出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的要求。但从目前越南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来看,在应对新冠肺炎中政府的应急管理暴露出许多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关系及其脱节原因分析,提出契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发展转型或升格为职业本科、构建"一纵三横、分层一体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等。
高校人口密度较大、人员居住集中、师生流动性较强,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健全和完善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稳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探索以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防控为重点,构建应急指挥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演练机制四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逐步提升校园突发公共卫
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变,高校学生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相应地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增加。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高校管理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人员聚集,问题和矛盾的爆发点相对来说更加集中,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在心理问题、网络舆情等方面更容易发生突发事件。本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高校学生
当我们还在享受3D影像带来的视觉盛宴时,以虚拟现实、高动态范围、人机交互等技术加持的新一代先进影像革命已经到来。伴随着2016年“VR元年”的开启,各个行业纷纷都在尝试与这种新技术的应用结合,VR纪录片也应运而生。VR纪录片出现更加迎合了人们对“真实”的无限追求。在VR纪录片的观影过程中,受众不仅有机会观察“真实”,还可以“参与”、“体验”叙事的过程,获得“身临其境”的奇妙享受,这为传统纪录片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