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可缓解绝经期症状,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冠心病、老年性痴呆及结肠癌的危险性;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持续HRT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如何选择性发挥HRT的保护作用、尽量减少对乳腺、子宫的刺激,即选择性HRT,是一研究热点。雌激素的作用由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所介导。ER是核受体大家族中的一员,是由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很久以来ER被认为只有一种存在形式,直至1996年在大鼠、人和小鼠中发现新的雌激素受体、称为ERβ,将经典的雌激素受体称为ERα。国外研究表明,ERβ与ERα都具有配体活化的转录激活作用,但受体后效应及功能活性存在差异,ERβ与ERα的组织学分布有所不同,与不同配体的亲和力也各有高低。经典的ERα与乳癌的关系已多有报道,而有关ERβ在乳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ERα的相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迄今尚不清楚。国外已有研究表明,乳癌中ERα和ERβ的表达存在改变及比例失调,可能参与乳腺肿瘤12001年浙江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ll 的发生发展。国内夫于 ERQ和 ERD在乳腺的分布、在乳癌中的表达改变及 ll 研究目的 本课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用 RT-PCR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 ERlpthRNA和ERQlllRNA的表这并订柏对定量分析,明确具分布和表达量百ly 何差异。第二部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的 ERD和 ERa蛋白,lD 明确其组织细胞学定位并行半定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探讨ER何种受体Dl 向为远挣住HRT厕少SL腺癌危险性提供买验怔掂。ll 用——六吧勺十【体特n百茗气7441 QTh 口mHNAf个 人二1 以吕印二Xm!3巨工厂lD 对象与万活 远择20皿年6 H全2001年1 月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酉Dl 附属妇阮搂党乎不治厅的回7例女性原友性乳腺癌(乳癌组)、17例良性乳腺lD 病变(包括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症,良性组)和16例良性瘤旁下常乳腺织织Dl(瘤旁组),术时取新鲜标本冻存,用 TAIZ。l试剂一步法提取总 RNA,采用 lD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其 ERp mRNA和 ER a mRNA,并 DD 以p-actin作内参照进行相对定量分析。DD 结果1.人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组织均可表达ER p DlthRNA和 ER Q iRNA。l12.瘤旁正常乳腺 ERp mRNA的阳性率高于 ER a mRNA,瘤旁组的 ERla mRNA阳性率显著性低于良性组及乳癌组(P<0.of)。ERp mRNA的阳性 lD 率在乳癌组显著性降低(P<0.05)、在瘤旁组和良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D13.乳癌与良性乳腺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Ra表达量显著性增高 lD 二D 2001年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相对积分值分别为l.77士0.49,l.07士0.35,l.06士0.18,P<0.05),而ERD mRNA表达量显著性降低(相对积分值分别为0.41士0.16,l.04士0.37,l.41D 士0.57,P<0.05)。良性乳腺病变及瘤旁正常乳腺组织的ER p mRNA和ER D a mRNA表达量均未显示统计显著性差异。l 第二部分 雌激素受体a和p蛋白在人乳腺组织的表达D 对象与方法 选择 2000年二月至 2001年 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 l 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2例、良性乳腺病变40例(包D 含乳腺增生症23例、纤维腺瘤 17例)、瘤旁正常乳腺 17例,用 SP兔疫组 l 化法,检测 ERp和 ER a蛋白,明确其组织细胞学定位,并用组织学积分进 7 行半定量分析。D 结果1.人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组织均可表达ER p Dl 蛋白和 ER Q蛋白。1D 2.正常乳腺组织 ER p蛋白和 ER a蛋白定位以导管及腺体上皮细胞核 Dl 为主,乳腺增生及乳癌常见间质表达 ER a。13.从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到乳腺癌,ER a蛋白表达量增D 高,而ER D蛋白表达降低(ER a/ER p比值依次为0.73 fo.17,0.85i0.21,Dll4士0.43,1、86土0.48),乳癌组较其它三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D 增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