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来自呼和浩特市30日龄仔猪肠道中分离得到的32株乳酸菌中随机选出两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Z1、LZ2,并对其进行细菌学、生化以及16S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耐酸、耐胆盐的试验,并对其活菌体以及代谢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小白鼠为实验模型,以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株作为指示菌,用ERIC-PCR方法检测乳酸菌LZ1、LZ2体内抗感染试验,验证LZ1、LZ2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用不同剂量的乳酸菌LZ1、LZ2灌服小鼠,在不同时间分别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小白鼠血清中IL-2、IL-4、IFN-γ、TNF-α的含量变化以及外周血CD3+、CD4+、CD8+、CD28+T细胞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乳酸菌LZl、LZ2用传统的细菌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16SrRNA的鉴定相一致。乳酸菌活菌体没有抑菌活性,而其代谢产物都有较强的抑菌特性,但pH值影响抑菌活性较大,随着pH值的降低抑菌活性有升高的趋势,在弱酸或者中性环境下失去抑菌活性,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代谢产物的影响不大。在体内抗感染的试验中发现在停止灌服菌液的第5d,能在小鼠的肠道内分离出所饲喂的乳酸菌并且不含有致病菌K88。LZ1、LZ2低、中、高剂量组在第10,20,30天时血清中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Z1、LZ2低、中剂量组在第10,20,30天时血清中的IL-4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LZ1低、中剂量组在第10,20,30天时血清中的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Z2低剂量组在10,20,30天时血清中的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1低、高剂量组在第10,20,30天时血清中的TNF-α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Z2低剂量组在第10,20天时血清中的TNF-α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Z1低、中、高剂量组在第10时CD3+T细胞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Z2中、高剂量组在第20,30天时CD3+T细胞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Z1中剂量组在第10,20,30天时CD4+T细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Z2中、高剂量组在第10,30天时CD4+T细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Z1低、高剂量组在第10天时CD8+T细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Z2低、中、高剂量组在第10,20天时CD8+T细胞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Z1、LZ2低、中、高剂量组在第10天时CD28+T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