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性视域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和“树人教育”,它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唤醒教育理念的适时融入,为素质教育的切实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之上,将唤醒教育相关理念与儿童文学阅读相融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必要性。首先,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郭沫若先生曾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指出: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在于“人性之熏陶”[1]。这就是说,儿童文学之于中小学教育,其意义不只在于识字、习文,更主要的是借助其伟力来对少年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使之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等,并唤醒学生内在沉睡的各种潜能。因此,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唤醒式建构,对于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儿童文学是天然上佳的唤醒教育课程资源。王泉根先生曾指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这是因为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都是18岁以下的广大少年儿童。如何为少年儿童提供品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文学之美、母语之美,促进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共同的文化担当和终极目标。”[2]可见,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精神愉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还可以培养其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更可以激发其潜在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生命意识等,这些均与唤醒教育的相关理念不谋而合。本文试在已有唤醒教育理念及儿童文学阅读研究基础上,针对幼年、童年、少年三个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心理和阅读期待特点,对儿童文学阅读现状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的具体唤醒功能呈现进行分析,并在唤醒教育理念的关照下,结合具体教材、作品,进行较为深刻可行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围绕儿童文学的唤醒式阅读课程的建构、唤醒式阅读活动的教学策略以及唤醒式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力图构建全新的儿童文学阅读观与阅读课程。可以这样说: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始终,时时处处透射出唤醒的意味,唤醒教育的课堂也必然充溢着儿童文学作品的主体文本性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