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新型共刺激通路B7H5/CD28H在胰腺癌中的功能及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背景胰腺导管腺癌因其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以及对现有治疗不敏感等原因成为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目前,免疫疗法在很多实体性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而这些免疫反应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显著浸润有关。在胰腺癌中,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使效应T细胞不能进入肿瘤局部以及使得活化T细胞“耗竭”等,导致肿瘤细胞得以逃脱免疫攻击。B7H5及其受体CD28H是最新发现的T淋巴细胞第二信号转导分子,其在免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对于B7H5/CD28H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和治疗价值的研究尚不多见。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B7H5/CD28H通路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在胰腺癌T淋巴细胞激活中发挥的免疫信号转导作用。通过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探究此通路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最后,筛选调控其表达的小分子药物并联合化疗探究胰腺癌治疗的新方式。材料与方法体外实验中,通过T细胞与表达不同水平B7H5的细胞系共培养,CFSE检测T细胞增殖以及Elisa检测T细胞分泌的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体内实验通过NSG小鼠构建不同B7H5表达水平的异种胰腺癌移植模型,尾静脉注射T细胞研究其功能。收集手术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B7H5/CD28H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和随访资料,探究B7H5/CD28H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7H5可以增强CD8+T细胞增殖效应,增强TNF-a、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136例胰腺癌临床标本中,68.38%的患者肿瘤细胞高表达B7H5,且高表达B7H5的患者比低表达B7H5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B7H5是影响胰腺癌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CD28H的表达相对外周循环中T淋巴细胞有所降低。Tazarotene对B7H5具有上调作用,其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具有很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结论B7H5/CD28H是一种T细胞共刺激信号通路,B7H5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是影响胰腺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Tazarotene靶向B7H5增强该通路的功能,联合Gemcitabine化疗对于胰腺癌有更好的治疗作用。第二部分靶向抑制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调节性T细胞联合放疗和PD-1抗体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背景现有免疫治疗策略在胰腺癌中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胰腺癌微环境中缺乏T细胞浸润,却有丰富的抑制性免疫细胞。GVAX增加肿瘤组织T细胞浸润但也提高了PD-L1的表达,Combo-i是一种靶向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新药。实验目的通过小鼠模型,评估Combo-i联合放疗、GAVX和PD-1抗体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流式实验分析联合治疗对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编辑作用。材料与方法体内实验中,构建小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和原位模型,给予Combo-i、放疗、GVAX、PD-1抗体不同治疗组合,评估Combo-i靶向免疫抑制性细胞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是否对胰腺癌有协同治疗作用。体外试验中,通过流式实验检测Combo-i联合其他治疗对胰腺癌中巨噬细胞、骨髓来源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等的影响。结果Elisa结果显示,Combo-i联用GVAX和a PD-1可以促进T细胞分泌IFN-γ。小鼠模型中,当Combo-i和a PD-1联合放疗时,GVAX没有额外的抗肿瘤作用。Combo-i+放疗+a PD-1相比其他治疗组合效果更佳。流式分析显示Combo-i+放疗+a PD-1相比其他治疗组可以减少巨噬细胞、M-MDSC和Treg等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同时增加T细胞、效应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的浸润。结论靶向抑制剂Combo-i可以协同放疗和a PD-1,提高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其对胰腺癌的治疗机制在于其可以减少免疫微环境中巨噬细胞、M-MDSC和Treg等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同时增加T细胞、效应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