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债权人保护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1990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上线起,P2P网络借贷已在国内发展十年有余,随着市场发展逐渐加快,平台规模也逐步壮大。网络借贷在推动普惠金融和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虽不断创新出具有“信用中介”性质的多种业务模式,但一直缺乏有效监管。在征信体系不健全,债权人又缺乏风险意识的背景下,行业风险逐渐暴露,停业、跑路、非法集资等事件频发,债权人的民事权利遭到严重侵犯。特别是在加强监管的合规阶段,绝大部分平台面临清退压力,在化解借贷存量时债权人的债权实现难度大。因此,对债权人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了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情况,先是明确了网络借贷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总结了国内网贷平台在萌芽探索期、爆发增长期、合规清退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异化演变出的四种业务模式,点明网贷平台“信息中介”的合规定位。第二部分从保护债权人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中债权人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列举了债权人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民事权利义务,并说明保护债权人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梳理了我国对网络借贷中债权人民事权利救济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三方面。其中,进一步总结了民事诉讼案件中常用的法律依据和常见的争议焦点,主要有诉讼主体资格、借款合同效力认定、借款金额及利息计算、担保责任承担四点,意在帮助债权人获取权利救济的途径,更加高效的解决纠纷。第四部分研究了域外网络借贷的债权人保护机制,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平台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和美国在保护债权人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完善我国债权人保护机制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支撑。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网络借贷在债权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和落实监管后仍然存在资金存管形式化、合规担保有隐患、电子证据取证与认证难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是在我国合规清退的背景下,对合规运营平台和清退平台分类施策,提出保护债权人的完善建议,主要有优化资金存管、逐步“去担保”、规范电子合同签署与存证和多维度保护债权人;统一退出指引方案、压实股东及相关方责任和完善“刑民并重”的诉讼模式。
其他文献
“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和司法权,更需要顺应时代变化,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这不仅是公安机关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人民警察队伍整体形象、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研究目的: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A-TMA)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严重的血栓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既往研究认为,其发病与补体激活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MAC)所致的内皮受损有关。而血红素加氧酶(HO-1)能够增加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DAF)的生成;其在TA-TMA中尚未有研究。本研究检测TA-TMA患者血浆中HO-1水平,挖掘其与补体调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 20
关于灵芝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古籍中已有多种版本介绍,灵芝品种很多,但以赤芝质量最好,灵芝的药用价值经千年的中医中药开发研究和临床研究应用已经有很多的资料,近代药理学专家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