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参数对高血压的影响及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的发病和患病形势严峻。识别高血压危险因素,构建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评估高血压发病风险,发现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延缓甚至阻止高血压的发生。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但以往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通常采用传统的预测参数(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家族史),缺乏新的预测因子,使得模型预测能力受限。近些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可能是高血压的预测因子,有望助于提高模型预测能力。为此,本文基于队列探讨红细胞参数对高血压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可以作为高血压预测因子,如果可以,则在考虑红细胞参数的基础上构建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基于"山东多中心纵向健康管理队列",采用队列中2005年至2010年期间参加健康查体的体检者构建队列,体检三次及以上,排除首次体检时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年龄小于18岁的体检者,最终有12497人(男7537人、女4960人)进入队列。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分性别采用Cox比例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对高血压的影响;分性别纳入红细胞参数的基础上,构建高血压Cox风险回归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O/E进行评价。结果:1.该健康管理队列12497人共随访了 38958人年,其中有2785人(男2021、女764人)发生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密度为71.48/1000人年。2.将红细胞参数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类(Q1,Q2,Q3,Q4),则红细胞参数与其他基线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无论男女,多数基线变量随红细胞参数的增大而增高,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线变量在不同红细胞参数中略有不同。Co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显示,对于男性,仅有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率间存在趋势性(Z=-3.1628,P<0.0001);而女性,三个红细胞参数均与高血压发生率间存在趋势性(红细胞计数,Z=-4.2950,P<0.0001;血红蛋白含量,Z=-5.8120,P<0.0001;血细胞比容,Z=-6.5504,P<0.0001)。3.红细胞参数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Cox比例回归分析:对于男性,仅调整年龄时三个红细胞参数Q4的相对危险度(RR,以Q1为参照组)、红细胞参数四分类模型趋势性检验及红细胞参数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RR值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更多协变量时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女性,模型调整不同协变量时,Q3和Q4的RR值、红细胞参数四分类模型趋势性检验及红细胞参数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R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吸烟、饮酒、规律锻炼、体质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后,红细胞计数Q2、Q3、Q4的RR值分别是1.140、1.285、1.240,血红蛋白Q2、Q3、Q4的RR值分别是1.069、1.309、1.311,血细胞比容Q2、Q3、Q4的 R值分别是 1.019、1.263、1.234。4.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构建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后退法进行变量筛选,经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构建分性别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纳入男性模型的有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γ-谷氨酰转移酶、空腹血糖、饮酒、年龄与体质指数的交互项及年龄与舒张压的交互项。纳入女性模型的有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细胞比容、饮酒和吸烟。5.男性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61(0.752,0.771),十折交叉验证后 AUC(95%CI)为 0.760(0.751,0.770),O/E为0.9561。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AUC(95%CI)为0.750(0.738,0.762),十折交叉验证后 AUC(95%CI)为 0.747(0.735,0.759),O/E 为 0.9707。结论: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升高将增加高血压发病的风险,这种关联在女性尤为明显。2.血细胞比容最终纳入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血细胞比容是女性高血压发生的预测因子。3.分性别构建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判别能力和校准能力效果良好,可用于评估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其他文献
当下,教育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带来哪些启发和思考?又将给学校工作带来哪些改变和革新?将怎样助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一系列问题已然摆在了各中小学校管理者的面前,不容回避,也无可回避。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发展观,它要求教育者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待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  站在
期刊
兴趣、欲望和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基础。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它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展示着学生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体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主要是在户外活动,主要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它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更能充分表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作为以动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愉快的活动,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
期刊
作为一位致力于哲学研究的学者,周国平在他的新书中是怎样理解教育的呢?书名给出了答案:让教育真正回归“人性”,做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当代教育,更从一个父亲和被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现今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  周国平在以哲学视角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又以身份代入方式,从被教育者视角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教育从来都不是高居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长期躬耕于教育史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把教育活动史并列于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的最早提出者,在周洪宇教授和他带领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活动史不断向外、向内、向中深化和完善,向外深化为教育旅行史,向内深化为教育身体史、教育情感史,向中深化为教育生活史、教育交往史。  《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一书是他在教育活动史
期刊
某天,与几位教育界同仁一道,去一所学校观摩学习。恰好学校正在举办一项活动。按照惯例,活动有一个启动仪式,校长宣读开幕词。主席台下站着一百多名学生演员,他们穿着短袖长裤。当时气温有些下降,我猜测,一身短袖的他们应该会感觉有些冷。但仔细观察之下,发现孩子们的状态都还不错,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满是对表演节目的期待,没有一个孩子缩手缩脚,可见平时训练有素。不免生出一丝敬意,在心中暗暗为孩子们叫一声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