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语言技能。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教学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虽然老师们多次开展了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活动,但是学生在英语听说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构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这一外语课堂教学理论。该模式起于输出,止于输出,始终把“学”与“用”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因此,本研究以此教学方法为研究的基础,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到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探索产出导向法对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产出导向法对重庆市某中学高一某班60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所得到的数据,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产出导向法对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有何影响?2.产出导向法对高中生英语口语准确性和流利性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前后两次英语听说测试以及访谈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产出导向法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并不大。其次,产出导向法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在应用产出导向法之后学生口语表达的非流利性标记减少,语音语调以及词汇语法错误变少,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均有提高。根据本研究结果,笔者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实施产出导向法提出以下建议:在驱动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在促成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设计活动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最后,在评价学生时,评价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司法判决书是展示法官形象和体现司法公正的直接载体。目前,对判决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态意义、修辞、结构、语言特征上,忽视了判决书的对话性和多声性。鉴于此,本文基于Martin和White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15篇中国判决书和美国最高法院网的15篇美国判决书为语料,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中美判决书的介入资源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美判决书中介入资源的使用具有
本报告是基于笔者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参与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网新闻英译实践。文章总结了国内校园网新闻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特征。从文本类型来说,校园网新闻大多属于硬新闻,同时属于教育新闻。从语言特征来说,其主要特点是精确、专业性强、简明。笔者所翻译文本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类:(1)国际交流与合作类新闻,翻译难点主要涉及对特殊术语的理解;(2)科研进展类新闻,翻译难点主要涉及冗余信息的取舍;(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网络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攻击者通过多台主机向受害者发送大量数据包,使网络服务设备及链路拥塞。目前基于静态网络架构对DDoS检测和抵御在全网统一调度与流量分析上存在流量路径调整困难及转发设备负载较大等问题。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近十年来公众的饮食偏好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从以往“解决温饱”的时期逐渐过渡到现在“追求美味”的新时期。公众对“满足味蕾”的过度追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居民膳食结构的失衡,其中“高糖”饮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引起了各方学者关注。已有众多研究证实,过度摄入添加糖会引发各类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含糖饮料深受年轻消费者群体的追捧,销售量一直居高不下,逐渐成为
北宋朱长文(1039-1098)生于一个艺术气息浓厚又朝臣辈出的典型士大夫家族,且交游广泛,与同时期的理学家、艺术家关系密切,其思想既带有宋代儒者对天理与道德的强烈追求,又有着浪漫情怀以及对性情自由的浓烈渴望,这种特质也反映在他以音乐与书法为主的艺术观中,使其艺术观在北宋中后期的时代背景下颇富个人特色。论文除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以外,主体内容主要共分三部分,即朱
信用,从初始被视为一种“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到现今被用作可进行社会治理的一种规制“工具”,体现了信用作为一种治理资源的发展趋势。信用工具,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过往实施的符合信用评价范畴的行为的记录,并据此决定未来行政治理活动的一种信息手段。本文所述的信用工具是在行政法视野下,将其视为行政机关用作社会治理的一种行政规制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公权力的运行。目前这种公权力的运行面临着合法性、合理性挑
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频频发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由于案件类型和涉及财物的特殊性,犯罪分子往往在案发前就已经转移、隐匿甚至挥霍动辄上千万甚至数亿元的违法所得,这就导致案发后追赃难的困境难以破解,由此也会引发被害人集体上访甚至选择自杀的社会影响恶劣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处理此类案件,不仅仅要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确保被告人公正及时地受到审判,更要注重对被告人及被害人财产权利的保障,在不侵害被告
公法权利体系作为公法理论的基石,其在近代以来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权利(权力)与义务的明晰提供着理论支撑。同时公法权利体系将行政权力纳入法治国家的轨道。而随着形式法治国到社会法治国的转变,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权利逐步增加,而法律救济保护限度并未穷尽覆盖,故规范保护理论应运而生。随着给付行政的深入,行政权作用范围加大,辐射范围更广,较之行政相对人较为隐蔽的行政第三人,其权利保护需要进一步解释法律规范背后所
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时代新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把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作为时代新人的要求。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群体。涵养大学生担当精神、提升大学生担当能力便成为影响民族复兴的大事。本论文力求对如何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进行研究。本文除了绪论部分共有四章,绪论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