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2、探讨颈椎亚健康患病相关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颈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颈椎健康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问卷一”即对颈椎病常见临床症状进行调查以及“问卷二”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特别是怀疑为颈椎亚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2、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所有本科班级及硕士班级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整体群抽抽取5个本科班级及2个硕士班级,调查共514名大学生,回收502份合格问卷。其中男性216名,女性286名,最小年龄18岁,最大26岁,平均21±2.3岁。3、以出现各型颈椎病症状中一项以上明显症状,并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但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经休息或改变生活方式后可恢复不遗留后遗症为颈椎病亚健康的诊断标准。4、建立SPSS数据库,所有调查数据输入数据库,应用SPSS数据库建立数据查询,导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首先对颈椎健康组与亚健康组的各种常见症状进行频数分析,并进行组间的秩和检验;然后对颈椎亚健康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危险因素,最后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健康组与亚健康组之间的秩和检验。结果:1、502人中颈椎亚健康人数为234人,总患病率为46.61%(234/502),其中男性为44.91%(97/216),女性为47.90%(137/286)。2、502人中有72.9%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89.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头痛,86.1%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容易疲劳,53.0%的人出现过肩臂麻木感,52.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头晕,52.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心慌、恶心、呕吐,8%自觉有轻度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有53.8%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弹响征。3、502人中没有人出现明显的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有7.17%的人经常出现颈肩臂的麻木、放射痛;8.37%的人经常出现头痛并与颈椎活动有关;11.95%的人经常出现肩颈痛;19.94%的人经常出现肩颈部疲劳;而有24.31%的人经常出现头晕,且头晕的发生和颈椎活动有明显关系;24.31%的人经常出现心悸、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与颈椎活动有关。4、颈椎健康组与颈椎亚健康组的各组颈椎病相关症状频数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咽喉炎、颈部外伤史、熬夜、环境潮湿、缺乏体育锻炼、看书时间长、坐位姿势不良、键盘位置不合适、眼睛和书本距离过近、枕头高度不良皆为颈椎亚健康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咽喉炎、高度近视、颈部外伤史、熬夜及生活压力大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操作电脑时间长、失眠、低度近视、受凉史不是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且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6、影响因素的组间秩和检验提示,健康组与亚健康组坐位姿势不良、颈部外伤史、熬夜、咽喉炎、缺乏体育锻炼、环境潮湿、生活压力大及高度近视的统计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皆为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而看书时间长、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过近、操作电脑的时间过长、键盘的位置不良、枕头高度不良、失眠、受凉史、低度近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普遍存在,其症状以交感型、椎动脉型及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为主,少数表现为神经根型,没有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相关症状表现者。总体上有46.61%的大学生处于颈椎亚健康状态。2、咽喉炎、高度近视、颈部外伤史、熬夜及生活压力大为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