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金融业的运营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而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又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安全、高效、稳健地运行,是每个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将进入新的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商业银行监管就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与管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认为,监管的目标是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信心,以降低存款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实质是在银行监管中更多地引入市场化机制。在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下,银行监管不是替代而正是市场运行规则的维护者,以此引导监管对象的经营行为,使监管目标的实现,转变成监管对象作为理性经济人在市场运行规则下的自觉行动。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背景、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本文在明确商业银行激励相容监管模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激励相容理论在银行业监管及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研究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中构建激励相容性监管模式。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导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二章理论基础。界定了激励相容理论的内涵,从激励相容理论的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等几方面阐述了激励相容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激励相容理论的运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国外银行业监管模式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对美国、德国和英国三国的银行业监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可借鉴的经验。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现状。分别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监管模式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现状。第五章激励相容理论下我国银行业监管现有模式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着诸多内部与外部问题,本章通过在激励相容理论下对银行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提出改进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必要性。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相容监管模式构建。从构建的思路、内容、保障制度以及监管人员各方面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