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约30%的乳腺癌患者死于转移,即使原发病灶经手术完全切除后,肿瘤转移仍然是乳腺癌存活的重要影响因素。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综合过程,不同肿瘤都有其转移的好发部位。目前对细胞癌变相关基因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能促进癌细胞在转移部位种植、存活和增殖的基因还知之甚少。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可以限定性地表达某些趋化因子或趋化因子受体,并且存在着趋化因子信号途径失调控。已证实趋化因子在为炎症细胞提供迁移信号并使之活化、进而启动其定向移动使之准确定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提示趋化因子或趋因子受体可能通过与炎症细胞浸润相似的机制参与了肿瘤的发展、恶化和侵袭转移。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属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与其配体CXCL12构成的生物轴可诱导诸多直接影响基质和肿瘤细胞的效应,包括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细胞内肌动蛋白聚合、骨架重排、伪足形成、细胞游走迁移及侵袭力增加。为阐明CXCR4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了解CXCR4作为乳腺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指标和药物治疗或基因治疗的靶点的可能性,本文对人CXCR4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中CXCR4的cDNA序列(No.NM003467)设计引物,以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扩增全长编码序列,得到长1059bp的片断。将RT-PCR产物经纯化后与质粒pMD18-T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cxcr4,转化后经抗性筛选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成功。将重组质粒pMD-cxcr4测序后得到目的片断全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登记号为NM003467的CXCR4全长编码部分仅有两个碱基不同,但编码氨基酸一致。重组质粒pMD-cxcr4经EcoRⅠ和HindⅢ酶切回收cxcr4片段,并亚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8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xcr4。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约为43kD,与预期结果相符。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血清,非竞争性ELISA测得抗体效价为1:8000。CXCR4重组蛋白及其抗体的获得为后续CXCR4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探讨乳腺癌细胞表达CXCR4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本文对45例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从蛋白质水平分析了CXCR4表达及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细胞定位。25份乳腺癌组织均表现出CXCR4染色阳性,尤其在癌巢处染色为强阳性。从免疫定位观察到癌细胞表达的CXCR4位于胞膜、胞浆及胞外基质。在所检测的乳腺癌标本中,有20例癌变周围的正常组织均为CXCR4免疫组化染色阴性。20份良性病变病例均呈CXCR4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或弱阳性。通过病例资料统计发现,CXCR4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多见于乳腺癌转移病例,13例转移病例均为++或+++,其余12例CXCR4染色则不等,+~+++均存在,无显著差异性。基于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本文以竞争性ELISA进行了乳腺癌CXCR4的血清学检测,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病人和健康人血清中CXCR4抗原相对含量分别为67.15±8.37、18.25±5.56、9.793±2.62,乳腺癌患者CXCR4血清含量分别是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的3.7倍、6.9倍,乳腺良性病变患者CXCR4血清含量是健康人的1.9倍。结果进一步揭示了CXCR4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有否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及恶化的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