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以廉江市为例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同时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进一步深化,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不断攀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析出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造成部分耕地的撂荒,正在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撂荒耕地的辨识方法及空间格局,综合分析撂荒耕地的形成原因,提出差别化撂荒耕地保护对策建议,将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的构成奠定基础。本文以撂荒耕地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区位理论、耕地稀缺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定义撂荒耕地的内涵,构建其空间辨识体系,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抽样验证方法辨识撂荒耕地。其次从空间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两方面分析撂荒耕地的空间格局现状。然后在提取模型变量和空间分异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耕地撂荒影响因子空间分析模型,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耕地撂荒影响因子贡献度及区位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影响因子贡献度及区位差异对撂荒耕地进行聚类,并提出差异化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撂荒耕地空间格局显示:2017年廉江市撂荒耕地共有1368.23 hm~2,撂荒率为1.57%,撂荒耕地种类以旱地为主,多发生在廉江北部及西北部的高丘地区,以及东南部及中部的低丘地区;旱地类型的撂荒耕地破碎化程度最高,形状不规则,3种耕地类型都未出现大规模耕地撂荒现象;廉江北部水田撂荒最为严重、图斑破碎化程度很大,廉江东南部水田撂荒也较为严重。通过对撂荒耕地空间格局结构和特征的分析,将坡度、坡向、图斑破碎度、耕地质量等纳入了耕地撂荒影响因素的范围。(2)通过回归模型参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更好的解释撂荒耕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影响廉江北部耕地撂荒的农业生产条件类因素包含平均高程、地块破碎化程度及土壤平均质量,社会经济类因素包含农村道路密度及地均农业产值,劳动力特征因素有农业劳动力密度;影响廉江西南部耕地撂荒的农业生产条件类因素主要包含地块到森林距离,社会经济类因素包含地均农业产值;影响廉江东南部耕地撂荒的农业生产条件类因素主要有土壤平均质量、破碎化程度,社会经济类因素主要涵盖公路密度和距城镇的距离;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道路密度对廉江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较小。(3)通过聚类研究将撂荒耕地分为5类,包括经济型撂荒、生态型撂荒、自然生产条件型撂荒、复合型撂荒和郊区型撂荒。经济型撂荒主要受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生态型撂荒主要受红树林和沿海滩涂等特殊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生产条件型撂荒主要受自然生产条件的影响,复合型撂荒是各类撂荒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郊区型撂荒分布在城乡结合带,主要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另外,撂荒耕地类型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面积差异,而且撂荒种类各具特点。分析各类撂荒耕地后,本文针对各类撂荒耕地提出相应治理对策建议:自然生产条件型撂荒需加大对耕地地块的整理力度,同时通过科学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产值;经济型撂荒需政府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生产领域的政策支持,实行“三权分置”,强制放开撂荒耕地的经营权;整治复合型撂荒,需营造外部利好环境;减少生态型撂荒的关键是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良水稻种子和土壤性质,使其适应特定生态环境;郊区型撂荒的治理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建立耕地撂荒的责任追究制、督察和奖惩制度。
其他文献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梅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对梅州市梅县区11个镇的20条自然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收集了该地区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数据,包括治理现状、改革措施、村民意见、治理成效等数据,并总结出该地区的垃圾治理模式和存在问
1994年,森林认证(也叫木材认证)作为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正式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FSC中国国家森林管理标准》6.9.1规定:不能将天然林林地转化为人工林,也不能将天然林或由天然林直接转化的人工林转为非林地,因此,研究FSC关于林地转化条款,对开拓国际市场,保障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1995年和2016年的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为数据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口稠密,对于粮食的需求十分庞大。加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严重衰退,产出能力不足。对于本来就稀缺的耕地资源来说,如何在考虑环境约束的前提下,使得广东省农业朝着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发展,是当前广东省农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合对广
鉴于我国家庭承包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推进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作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农地流转对于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如何促进农地流转这一问题,主流观点是基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由此可以带来农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即“人动”推动“地动”。而在诱导“人动”方面,农村工业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然而,来自课题组于20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户已成为流动于城市与农村间的“两栖”人口,导致“两栖”占地现象严重,农村闲置宅基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两栖”人口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对宅基地的价值感知尺度,有利于完善宅基地价值测算依据,引导他们有序流转闲置宅基地,化解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浪费和配置不合理的难题,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两栖”人口的微观视角出发,选取广东省普
纳米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材料制备与新型农投产品创制技术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纳米技术与传统领域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技术革命。作为纳米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纳米显微技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定量测定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纳米显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人们理解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中的潜在性质。原子结构包括原子具体位置和元素种类,目前原子位置可以通过测量强度
为实现要素配置的改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央政策逐步向鼓励土地流转及其规范化的方向引导,我国的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自由的土地流转市场中,“本村农户”依然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对象,几近相似的流转主体中却出现了不尽相同的流转期限、租金、契约形式以及契约执行效果,那么,影响土地流转契约订立及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以亲缘、地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交网络,而随着现代化要素的不断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推动了对城市住宅用地的需求,全国上下土地市场甚是活跃,地价更是屡创新高。住宅用地的价格和商品住房的价格关系紧密,进而与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福祉,住宅地价究竟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研究中,Hedonic模型是学者们用来研究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主要方法,该模型的基本形式
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加大投入资金量支持和相关政策扶持,同样也离不开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建设。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无论是对社会组织、对社会工作者还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督导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今,社会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力量的第三方部门,其数量不断发展,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呈现项目化趋势发展。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服务成效,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协助其监管所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但
目前,急性白血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儿童白血病的缓解率和治愈率大大提高,生存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延长。然而其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和病情易反复,使得患儿家庭对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够完善和社会上的医务社工服务的不足,难以满足白血病患儿家庭的需求,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