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醛固酮(ALD)含量的影响,从分子角度探讨分析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9只)、苓桂术甘汤大剂量组(9只)、苓桂术甘汤小剂量组(9只)、卡托普利对照组(9只),后四组应用阿霉素经腹腔注射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变化,治疗15天后结束,经大鼠股静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PRA、AngⅡ、 ALD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苓桂术甘汤能够显著改善心衰大鼠的临床症状,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减轻心肌细胞的损害以及肝脏的淤血程度;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心衰大鼠的PRA、AngⅡ、 ALD水平。三者之间治疗作用的对比表明,大剂量组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优于小剂量组,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苓桂术甘汤能够减轻心衰大鼠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大鼠的PRA、AngⅡ、 ALD水平。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衰大鼠的PRA、AngⅡ、 ALD含量,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逆转心室重塑有关,同时存在着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