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达加斯加属印度洋岛国,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之一,也是我国印度洋战略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对介绍该地区的作品进行翻译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达加斯加:世界第八大洲》一书作为典型的信息类文本,主要讲述了作者探索马达加斯加这一地区的经历,以生动写实的语言介绍了马达加斯加的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表达、修辞及习语,还包括大量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将源语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之外,还要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笔者选取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本次翻译实践。交际翻译理论认为目标语对读者产生的效果要近似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感受,使译文不给读者留下任何晦涩难解之处。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力图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使译文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接受。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主要介绍本次翻译报告的任务背景、任务目标、任务意义、文本选择、报告结构;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从翻译准备阶段、翻译阶段和译后校对阶段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马达加斯加:世界第八大洲》的翻译全过程;第三章为理论框架,简要阐明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内容及其应用;第四章进行翻译案例分析,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三个层面举例分析交际翻译理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五章为结论,总结了笔者的发现和不足。希望本论文能为今后基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此类信息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