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高等职业院校男护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现状,探讨高职男护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护理教育工作者采取相应策略,提高高职男护生学习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山东省聊城市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180名男护生学习倦怠程度、心理弹性状况、应对方式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具体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1.高职男护生学习倦怠得分为2.87±0.575,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学习倦怠3个因子: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得分分别为:2.76±0.728、3.00±0.829、2.89±0.639。行为不当得分最高,情绪低落得分最低。2.高职男护生学习倦怠得分在年级、护理志愿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方面有显著差异。一年级男护生学习倦怠得分高于二年级男护生(t=0.446,P<0.01);填报第二、三志愿的男护生学习倦怠得分均高于填报第一志愿的男护生(F=4.412,P<0.05);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中专、大学的男护生学习倦怠得分均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男护生(F=3.271,P<0.05);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男护生学习倦怠程度得分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中专、初中的男护生(F=3.061,P<0.05)。3.高职男护生心理弹性得分为5.02±0.86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高职男护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存在负相关关系(r=-0.290,P<0.05)。4.高职男护生应对方式2因子积极应对倾向和消极应对倾向得分分别为2.04±0.466、1.33±0.604。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高职男护生的学习倦怠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关系(r=-0.227,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关系(r=0.220,P<0.01)。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通过分析发现,学习倦怠总分的影响因素包括护理志愿情况、组织风格、积极应对倾向、消极应对倾向,共解释变异量的21.8%(调整R2=0.218)。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因子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风格、护理志愿情况、消极应对倾向、年级,共解释变异量的12.7%(调整R2=0.127)。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因子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风格、消极应对倾向、护理志愿情况、积极应对倾向、自我效能,共解释变异量的23.0%(调整R3=0.230)。学习倦怠成就感低因子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风格、年级,共解释变异量的15.0%(调整R2=0.150)。结论:1.高职男护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整体上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尤其应注意非第一志愿报考护理学专业、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低的男护生,可以采取教学改革、价值观引导等干预措施,减轻学习倦怠。2.高职男护生心理弹性越好,学习倦怠程度越低,提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合理规划时间。3.高职男护生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消极,学习倦怠程度越高,提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用积极的行为面对学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