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的地下商业街适宜尺度组合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地下商业街是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空间中人们进行大量的社会活动,对其环境品质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开始考虑尺度、认知等要素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在地下商业街中,空间尺度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空间认知的改变,因此通过分析尺度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对空间适宜尺度进行探究,是形成人性化设计的前提。本文以构成尺度空间的3个尺度要素为基础建构一维尺度组合、二维尺度组合和三维尺度组合,并以3种维度的尺度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空间认知相关理论探究地下商业街适宜尺度组合。本文在对上海、南京、成都、徐州等城市的62条地下商业街尺度测量的基础上,依据频次分析分别确定长度、宽度、高度的取值并进行组合,形成不同尺度组合的地下商业街实验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地下商业街尺度组合的认知评价实验(实验一)和三维尺度组合-适宜长度选择实验(实验二),最后获取两轮实验数据并对适宜尺度组合进行探究。实验一对不同尺度组合的地下商业街进行认知评价,得到空间认知的量化数据;实验二对固定宽高地下商业街中的适宜长度进行选择,得出三维尺度组合的适宜长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维尺度组合中,宽度对地下商业街的空间认知具有较大影响,当地下商业街的宽度约为5.4米时空间整体认知程度较好,表明该数值可作为地下商业街宽度的推荐数据。2)相较于一维尺度组合,二维尺度组合对空间认知具有更大的影响,其中长宽比L/D、宽高比D/H以及正界面视角V2是影响地下商业街空间认知的重要尺度组合。分析得到了L/D、D/H、V2所对应的适宜范围及其变化规律。二维尺度组合的适宜范围为:L/D适宜范围约为7.0-14.3,最适宜范围约为9.2-10.0;D/H适宜范围约为1.1-1.6,最适宜范围约为1.2-1.3;V2适宜范围约为36.7°-48.5°,最适宜范围约为43.9°-44.1°。适宜范围的变化规律为:L/D随着高度的增加,其适宜范围逐渐减小;D/H随着长度的增加,其适宜范围逐渐增加;V2随着长度的增加,其适宜范围逐渐减小。3)相较于二维尺度组合,三维尺度组合利用三种维度限定地下商业街空间,通过对此进行探究能更全面的了解空间尺度。分析得到了三维尺度组合的适宜范围以及变化规律。三维尺度组合的适宜范围为:当宽度为3.3米时,适宜长度范围约为35-49米,最适宜长度范围约为35-46米;当宽度为5.4米时,适宜长度范围约为42-70米,最适宜长度范围约为46-66米;当宽度为8.7米时,适宜长度范围约为45-70米,最适宜长度范围约为52-70米。其中,得到4组最适宜的三维尺度组合为:当宽度为3.3米时,高度为3米,最适宜的地下商业街长度约为43-46米。当宽度为5.4米时,高度为4米和4.5米,最适宜的地下商业街长度约为50-55米和49-53米。当宽度为8.7米时,高度为5米,最适宜的地下商业街长度约为52-65米。三维尺度组合适宜范围的变化规律为:当宽度为3.3米时,随着高度的增加,适宜长度范围先减小后增大;当宽度为5.4米时,随着高度的增加,适宜长度范围逐渐减小;当宽度为8.7米时,随着高度的增加,适宜长度范围逐渐减小。论文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方法对地下商业街中的适宜尺度组合进行研究,尝试得到影响地下商业街空间认知的重要尺度组合及其适宜范围和变化规律,希望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聚羧酸系减水剂(PCE,polycarboxylates)是现代混凝土应用最有效最广泛的超塑化剂,可以大幅降低水胶比,改善流动性。然而其与混凝土复杂原材料之间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相容性问题,其原因则在于聚羧酸减水剂与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吸附不匹配。针对该问题,已有学者通过吸附基团改性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过程进行调节,但其聚合物模型分子的结构差异较大,并未控制单一结构变量(如:分子量、侧链密度、吸附基团带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给予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oba
智能投资顾问作为金融领域的新业态,自产生以来就面临诸多困境,规范与法治是其行稳致远的最终依归。本文拟从法律基础理论出发,综合多个学科领域,以合规、算法、投资者保护、
大空隙沥青路面因为其良好的排水、降噪以及抗滑等路用性能,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及推广使用。大空隙路面采用连续开级配的设计,使混合料具有较大的空隙率,可以快速排出道路积水,减少路面水雾,吸收道路噪音,起到排水、降噪、防滑的效果。但也正是因为其空隙率较大,在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均有较普通路面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出发,研究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并结合试验路的铺筑,提出施工
自从上世纪末,中国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以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简单、单向的信息公开到复杂、双向资源应用再到纵横交错的业务协同三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