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损者:从语义角色到句法实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格语法和构式语法,运用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受益者(benefactive)和受损者(malefactive)语义角色范畴。重点考察受益者和受损者语义角色的语义特征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实现。我们的主要观点是:益损者在语法学上是一个独立的语义角色范畴,这一语义角色在现代汉语有较为突出的句法实现形式。具体而言,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给/…+N’+V”、双宾语构式“V+N’+N”、不及物动词带宾构式“N’+Vi+N”和动宾离合构式“V+N’+的+N”均为益损者的句法表现形式,即益损者可以借助介词一起做句子的状语,还可以做句子的(间接)宾语、主语、(宾语的)伪定语;现代汉语中的受益者和受损者语义角色在句法表达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或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受益者多以介词这一语法手段表达为主而受损者多以语序这一语法手段表达为主。本文在主要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综合论述国外语言学界和国内语言学界益损范畴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发展的空间;其次,主体考察和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涉及方言)的益损者语义角色范畴和益损性构式;最后总结全文,概括中心论点,并指出本文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具体而言,本论文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内容是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评论、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是主体第一部分。首先我们认为语义角色和题元关系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语义角色是一种句法-语义范畴,而题元关系是一种意义范畴,同时语义角色是题元关系在句法上的语法化。其次根据益损者在句法上的体现,从益损场景中概括益损性构式,把益损者首先分为认知意义上的益损者和语义角色上的益损者。然后我们建立了一个语义角色系统,并考察了语义角色上的益损者的语义-句法特征,比较益损者与相近语义角色范畴如接受者、受事、原因、来源等在语义-句法上的异同。第三章至第六章是主体第二部分。汉语中益损者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角色,在句法上有各种表现手段和形式。我们考察现代汉语中四种不同但关系紧密的益损性结构和构式,即益损性介词结构“给/为/代/替/帮/拿/…+N’+V”、益损性双宾语构式“V+N’+N”、益损性不及物动词带宾构式“N’+Vi+N”和益损性离合词伪定语构式“Vm+N’+的+Nm”。其中,益损性介词结构“给/为/代/替/帮/拿/…+N’+V”表示常规性的益损性质,而“V+N’+N”、“N’+Vi+N”和“Vm+N’+的+Nm”均为表达益损性质的特殊构式。具体而言,双宾语结构“V+N’+N”的构式意义可以表述为“主语致使对象N’受益或受损”,不及物动词带宾结构“N’+Vi+N”的构式意义可以表述为“某人(或某机构、单位、组织等)N’因与之直接相关的人/物N的得失而受益或受损”,离合词伪定语结构“Vm+N’+的+Nm”的构式意义可以表述为“N’因为主语的Vm Nm这一行为而受益或受损”。第七章是主体第三部分。我们考察现代汉语益损性构式的不对称现象以及探究产生这些不对称现象的原因和理据。我们认为,受益者和受损者在句法方面的不对称主要体现标记手段、谓词搭配、使用频率等方面。具体而言,标记受益者以虚词手段为主以语序手段为次,而标记受损者多以语序手段为主以虚词手段为次;无论是哪种标记手段,解读为受益者还是受损者,和谓词的性质关系也极为密切。而产生这些不对称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语义搭配、论元选择等因素的限制。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语。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不足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出生于河东世家望族,却一生飘摇走在被贬的路上。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成就永州;第二次被贬,成就柳州。为后世留下的600余篇诗文中,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有寄托,骈文有近百篇。在这个世上,他是一个钓雪的男人。
期刊
边角场景(corner case)是指在工程系统中安全威胁强、测试难度大、实时要求高、非典型操作范围的相对低概率问题或极端情况,经常出现在工程师对于复杂工程系统的配置调试和性能测试中[1],[2]。虽然发生概率相对较小,但对于多个维度的边角场景研究是验证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鲁棒性和功能完整性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发展中,边角场景表现为场景样本数据采集离散、道路参与元素速度大
隋唐时期的柳州,处于文明暂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彼时当地的民风彪悍,具有西南地区的文化特征。柳宗元被贬至柳州之后,对柳州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为官四年期间,大力推动了柳州的发展,作为文人的他给柳州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改变了柳州地区原有的文化体系。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作品风格多元,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更是复杂又深刻。本研究从福斯特研究界较少关注的生态共同体视角解读福斯特的小说,围绕其作品中作为关键要素的生态书写,探讨它们如何承载了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物质进步、工业发展、道德、精神性、死亡、存在等诸多问题的思索和考量。聚焦小说中的生态书写,并深入挖掘
2018年高考试题已经问世,本文将以教师说题的形式,从立意及考点、解题过程及拓展变化、考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命题预测等方面对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卷一第40题哲学主观题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
根据二滩木材过坝联运机的基本资料及总体要求,对不满足现行桥梁规范的变剖面,变幅工作的大跨度桁架钢引桥结构进行了成功的设计.依据相似理论采用应变畸变模型设计了1∶5比尺的结构模型并应用于预报钢引桥和浮体实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局部和总体的实验,并由静、动态实验得出了良好的结果.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应用系统的发展。在一个电子应用系统中,射频微波平台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开发周期长、对设计研发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的要求高。通用软件定义射频平台(Universal software defination radio platform:USRP)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整体性能,通常的通用软件定义射频平台的技术指标不仅相对比较高,而且考核的指标很全面。
在媒介融合的宏观背景下,纸媒开发视觉传播手段成效有目共睹。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图书短视频的传播正在形成风潮,依托社交媒体其视觉呈现多种多样:音乐+书籍的"暴力表现版"、画外音解读版、拆箱实验的"亲测版"、现场同期声版、快问快答的"粉丝版"等等。本文以抖音图书短视频为例,发现在强烈的社交属性下图书短视频的视觉传播特征显现出了传统与新生代传播方式并存、现场感与纪实性兼收并用、强化人际传播真人模式、突
在高校体制改革进程中,聘用制成为高校劳动关系的主要构成形态。聘用制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调配劳动资源,提高高校的发展能力。在聘用制条件下,高校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需要在全面了解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劳动关系的变革。
制度会随着经济性质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的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营商环境尤其会受到制度不确定性的影响,政企关系成为企业应对营商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政治关联作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形成互补。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与经济持续增长,市场主导地位不断明确,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政府职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