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锤炼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向导。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传承优秀孝文化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及浮躁功利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渐淡化,更应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孝美德,传承优秀孝文化,增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孝文化在当代的认同感。教科书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语文教科书作为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所呈现的孝文化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孝育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教科书中传递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将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合理编排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内容,对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孝亲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进行探讨。本文以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作为切入点,采用频数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孝文化传承现状。笔者对选文、习作、练习、口语交际和插图五种传承形式中体现的孝文化内容进行频数统计,梳理并阐述其分布情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涉及的不同层面的孝文化传承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孝文化传承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家庭与社会层面的孝文化呈现比例失调、孝情与孝行的传递失衡、不同学段中的孝文化编排缺乏衔接性、不同传承形式间的孝文化编排缺乏合理性等。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家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语文课程的情感性与人文性需要、教科书孝文化传承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等。为加强教科书孝文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笔者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教科书要合理分配不同层面的孝文化;教科书中应适当增添传递孝行的具体事例;教科书中不同学段的孝文化编排加强衔接性;不同传承形式间的孝文化编排增强合理性;教科书编者要提高对孝文化传承的关注度等,从而使孝文化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促使孝文化相关内容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有助于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小学生人格与身心的健全、健康发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