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悖论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小说创作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构成和底层叙事的标志。在当下以及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反映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冲突,必将成为许多作家,尤其是乡土小说作家所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城市化这一漫长转型期里最有冲突性和最富文化精神的文学表现内容。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具体分析新世纪以来关于乡土小说面向城市与面向乡村的两类书写。在面向城市的书写中,很多作品将批判的目光集中于城市文明的堕落与丑陋,而乡村的淳朴善良和诗意得以凸显,表现了留恋乡土和回归传统的意识。面向乡土的书写,乡土往往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对乡村权利、封建意识和传统道德的揭示,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批判意识。这两类书写存在着一种悖论:乡村既是诗意的,又是愚昧落后的;城市既是堕落的,却又是走投无路的农民的希望所在。对象转换后出现的这种思想矛盾,蕴含着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能力。在培智学校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
本文所要研究的钦州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探讨在地域文化的视野观照下,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钦州文学所呈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果泛谈“文化”,该从天
互联网从上个世纪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互联网已渗透到经济、军事、科技、新闻、教育等各个
特定的文学现象产生于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文化语境。打工诗歌作为中国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产物,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然出现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开放城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历史主义这一文化批评思潮和中国新世纪初文学中历史叙事的发展脉络问题。以新历史主义作为一个理论着眼点,分析当下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在后革命和消费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医德的修炼。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大都是从说教开始,这种说教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魏明伦是中国戏剧文学“稳妥的改革者”。面对川剧受众大面积流失的局面,他对传统川剧文学进行了革新,使其剧作既具有巴蜀文化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川剧,开辟了传统
关心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人就会发现,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社会对大学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在诗、词、文、甚至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堪称我国古代文人中的集大成者。苏轼一生迭遭政治迫害。他成年颠沛流
二十世纪之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为数不少的唐人手抄“变文”,这些珍贵的资料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瞩目。就《敦煌变文集》辑录的变文作品来看,它主要来源